新鲜人第1张保单 抓紧4准则不买错

图文/镜周刊新鲜人刚进社会通常薪水待遇低,若保费预算不高,更应该把钱花在刀口上。究竟保单该怎么买,才能买对又买到高保障呢?

去年台湾人平均每人手上有2.4张保单,但保障却明显不足,表示买错保单的现象普遍。为了不重蹈覆辙,新鲜人投保的第1张保单应该要特别注意,而专家建议买对保险有4个准则可依循:

1. 保险跟投资最好分开:

理财专家李雪雯认为,保险要摆在投资之前,而市面上标榜兼具保障与投资功能的投资型保单,只有1种新鲜人适合投保,「1张保单都没有,每月收入扣除支出只剩3、5千元,且对基金投资有一定概念兴趣。这类新鲜人因为预算不够,投资了基金就没钱买保障,或买了保险就没钱投资,因此适合买投资型保单。」她强调,假使每月收支结余有1万元,最好让保险和投资一码归一码。

2. 买高杠杆保单:

新鲜人收入不高,多半保费预算也不高,「越是预算少,越要挑杠杆效果高的保单!」李雪雯解释,所谓高杠杆效果指的是,保费缴得少,却能买到高保障,例如不还本、定期险种;反之,保费缴得多,却只有低保障,就属低杠杆效果,像是储蓄险、终身医疗险等。

3. 保费不逾年收1/10:

磐石保经行销经理刘榕桢表示,新鲜人的预算和风险承受度虽不同,但买保险都要量力而为,绝非买越多就越有保障,「假如买了很好的商品,却因为缴不起而让保单停效或失效,终究还是归零。」她建议保费最好不超过年收入的1/10。

4. 不迷信终身型险种:

很多保户认为投保终身型险种,可享有一辈子的保障,因此愿意花较高的保费买单,但对1年保费预算只有2、3万元的年轻人而言,光是1张终身险就可能占掉大部分预算,「若预算不多,不建议第1张保单就规划终身医疗险、终身手术险。一般来说,市面上最值得买的终身险种,是可以加挂其他附约的终身寿险。」刘榕桢指出。

时下不少社会新鲜人,父母已帮忙规画了保险,在台湾人寿中兴通讯处主任何冠颖经验中,10个新鲜人约有6个是父母有帮忙买,但可能只有1个新鲜人清楚父母买了哪些保障,其余只记得「签过名」,说不出自己有哪些保障、保额有多少。

「我大学念保险金融系父亲也从事保险业工作,早期爸爸帮我买了不少寿险和终身医疗险,像是住院日额就有5,000元,但是DRGs制度(住院诊断关联群)实施后,多数人都欠缺实支实付医疗险,我的情况也一样。」何冠颖表示,实支实付医疗险是他进保险业后帮自己追加的第1张保单。也因此,即使父母已经帮忙买保单,每个人仍应清楚自己的保障缺口,帮自己做足准备。

更多镜周刊报导【保单不买错】自己学会算保障缺口 不被业务员牵着鼻子走 【保单不买错】艺人小优傻缴保费6.6万元 其实1.6万元可搞定【保单不买错】买保险优先次序应该这样排 否则买了等于没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