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人第一张保单 抓紧4准则不买错

图文/镜周刊

问问身边年轻人,买的第1张保单是什么?十之八九会是储蓄险,因为既可强迫储蓄又有一点寿险保障。问题是,没人可抵挡无常的旦夕祸福,当意外来临,不对的保险有买等于没买。那么,究竟要如何架构保障,才能让保险发挥高杠杆效益呢?

「我想先买6年期储蓄险!」刚进职场社会新鲜陈小姐,想存钱、也觉得该买保险,几经思考,她决定储蓄险优先,「6年后能领回本金和利息,投保期间又有寿险保障,兼顾储蓄与保障,这样挺好的。」

将储蓄险列为出社会后的第1张保单,是相当普遍的现象,「我接触的新鲜人中,多半都想先看储蓄商品,没有思考到累积财富的开始,风险跟责任也同步增加。」台湾人寿中兴通讯处主任何冠颖,强烈感受到年轻人对储蓄险的偏好。

「但这样的做法大有问题!」何冠颖指出,财富的累积就像是盖大楼,不是直接往上盖,而是要先往下打好地基,否则一旦发生变故,财富恐因收入中断或是庞大的医疗费用支出而缩水、甚至崩塌,「以我为例,刚出社会时曾发生车祸骨折韧带断裂,住院长达16天,如果没有保险的话,就算存钱,也不是帮自己存。」

因此,对于预算相当有限的新鲜人来说,若想要打好地基,他建议绝对不能忽略保障型保险商品,如寿险、意外险

保险专栏作家李雪雯也指出,在所有投资理财工具里,保险是最优先该做的,因为它能将风险成本控制在一定程度之下。偏偏时下许多年轻人都忽略风险,而是把财富倍增放在第1位,这是新鲜人买保险时会犯的第1个错误:先买保费贵、保额低的储蓄险。

理财专家李雪雯表示,新鲜人应依「预算」和「风险特性」选保单。若「预算」较少,终身寿险主约可选择最低保额,一来符合附加其他医疗险规定,二来搭配定期寿险可补足保障缺口;若「风险特性」是家族有特定伤病癌症病史,应将一次给付型重大疾病或癌症险的投保顺位列为优先。而一般建议投保的顺序为:

至于新鲜人常犯的第2种错误则是,不清楚需要哪些保障,业务员说什么就买什么,而且买了之后便不再理会,艺人小优就是典型一例。

几年前,小优上财经节目曾被专家指正,她年缴保费约6万6千元的保单,其实只要花1万6千元就可以买到相同保障。只是虽然成了保险的冤大头,但小优并没有因为专家的建议,而做出任何处置,至今仍在缴这笔昂贵的保费。

探究小优的保险组合,当初她在熟识业务员的建议下,买了意外险、医疗险、寿险,还有1张投资型保单,「我就放着继续缴,基金部分好像是赔钱。」小优像是做错事被发现般,话一讲完就笑了。

她坦承自己懒得处理,加上缴费都是从银行直接代扣款较无感,这件对财富累积相当不利的事情就这样一拖再拖。

到底,新鲜人的第1张保单应该怎么买呢?专家建议有4个准则可以依循:

准则1:保险跟投资要分开

李雪雯认为,保险要摆在投资之前,而市面上标榜兼具保障与投资功能的投资型保单,只有一种新鲜人适合投保,「1张保单都没有,每月收入扣除支出只剩3、5千元,且对基金投资有一定概念或兴趣。这类新鲜人因预算不够,投资了基金就没钱买保障,或买了保险就没钱投资,因此适合买投资型保单。」她强调,假使每月收支结余有1万元,最好让保险和投资一码归一码。

准则2:钱少买高杠杆保单

新鲜人收入不高,多半保费预算也不高,「预算越少,越要挑杠杆效果高的保单!」李雪雯解释,高杠杆效果指的是「保费缴得少,却有高保障」,例如不还本、定期的险种;反之,保费缴得多,却只有低保障,就属低杠杆效果,像储蓄险、终身医疗险等。

准则3:保费不逾收入1成

磐石保经行销经理刘榕桢表示,新鲜人的预算和风险承受度虽然不尽相同,但是买保险都要量力而为,绝非买越多就越有保障,「假如买了很好的商品,却因为缴不起而让保单停效或失效,这笔投资终究还是归零。」她建议,保费最好不超过年收入的10分之1。

准则4:不迷信终身型险种

很多保户认为投保终身型险种,可享有一辈子的保障,因此愿意花较高的保费买单,但对1年保费预算只有2、3万元的年轻人而言,光是1张终身险就可能占掉大部分预算,「若预算不多,不建议第1张保单就规划终身医疗险、终身手术险。一般来说,市面上最值得买的终身险种,是可以加挂其他附约的终身寿险。」刘榕桢指出。

除了「买对」,更重要的是「买够」。根据保发中心统计,去年台湾商业寿险的投保率为240%,换句话说,台湾人平均每人手上有2.4张保单,不过,若比对寿险公会统计,会发现去年有效契约平均保额仅77万余元,显示台湾人的「保障」明显不足。

那么,新鲜人该如何评估何谓「够」的保障?专家认为可计算2个额度:一是万一自己死亡,个人丧葬费父母生活费;二是万一自己重伤残废,除了个人和父母的生活费之外,可能还需加上个人看护费。

「新鲜人多半有公保劳保,万一发生死亡事故,社会保险的死亡给付可做为丧葬费用,至于留给父母的生活费,则可视家庭经济状况而定,若估算每月需2万元,以照顾父母20年计,保额就是480万元。」李雪雯表示,若是再考虑伤残发生,估算个人看护费每月3万元、以20年计,保额则需再增加720万元才足够。

以25岁男性、20年期、保额480万元为例,由于终身寿险的保费较贵,年缴保费恐超过13万元,因此建议搭配定期寿险及意外险,以终身寿险保额30万元,搭配20年期定期寿险保额150万元及300万元意外险,年缴保费则可大大降至1万7千多元,达到高保障、低保费的最佳状态。

至于重伤残废的保障缺口720万元,则可以定期残扶险和意外险补足,目前市面上保证给付180个月、月领3万元的定期残扶险,25岁男性保费约3千5百多元。

刘榕桢补充谈到,新鲜人投保内容应以最迫切需求为考量,当下若只保基本额度,随着日后加薪、结婚、生子、买房等人生阶段变化,应每隔2至3年检视、调整保单组合。

不少社会新鲜人,父母已帮忙规划了保险,在何冠颖的经验中,10个新鲜人约有6个是父母有帮忙买,但可能只有1个新鲜人清楚父母买了哪些保障,其余只记得「签过名」,说不出有哪些保障、保额有多少。

「我大学念保险金融系,父亲也从事保险业务工作,早期爸爸帮我买了不少寿险和终身医疗险,像是住院日额就有5千元,但是DRGs制度(住院诊断关联群)实施后,多数人都欠缺实支实付医疗险,我的情况也一样。」何冠颖表示,实支实付医疗险是他进保险业后帮自己追加的第1张保单。也因此,即使父母已经帮忙买保单,每个人仍应清楚自己的保障缺口,帮自己做足准备。

更多镜周刊报导【聪明买保险】民众最爱保单 聪明买对储蓄险【聪明买保险】缴600万月领4万 拆解趸缴投资型保单【聪明买保险】安心养老 3重点挑长照险保单【聪明买保险】出国旅游买保险 掌握6重点不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