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之子快速增加 林万亿:教育宁静革命被忽略

记者陈弘修台北报导

针对民进党智库境界文教基金会发表的「少子女化下教育政策」,智库执行长台大社工系教授林万亿时接受《ETtoday东森新闻云》访问时特别强调少子女化与新移民之子问题重要性。他表示,教育是一场宁静革命,我们常被风花雪月、腥膻色吸引,却忽略了革命中教育的现场环境,现在我们必须因应少子女化,去做更大的调整。

林万亿表示,台湾生育率低到1.07%,独生子女因为是家中唯一的小孩所以往往不易理解何谓孔融让梨,容易变得只懂竞争、只懂自我、不懂得如何和别人交往,未来在人际上的相处,会面临到合作分工的问题。至于家长老师教育理念方式部分也是需要改变,过往多以单向权威、规范、要求的方式为唯一真理已经不适用,必需要积极推广合作式教育的理念,也就是老师和学生必须去交流、透过合作一起完成学习。

另外,我们也要注意外籍配偶的少子女化现象,因为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在偏远或乡下地区的外籍配偶的比例正逐渐增加,因为娶越南、大陆等外籍新娘者少有大宴宾客习惯,所以很多亲友街坊邻居一直等到外配小孩出生后才知道实情

林万亿指出,他在担任台北县副县长期间,为了帮深坑豆腐宣传、推销,曾在当地附近看到很多抱着小孩的外籍配偶。这些孩子同长六年后就会进入国小就读,所以新移民之子在国小的占比其实会逐年增加,以新台北市为例,差距就蛮大,板桥还好但三芝、坪林三峡、莺歌就很多,前几年的数字是百分之5,其他县市嘉义沿海的地区就有4分之1,澎湖比例也很高。教育政策的规划与施行不能因循旧制,必须知道人口结构在改变、人的成长经验也在改变,除了量之外,质的部分也已经改变,而这些都不是一天造成的。

现在大家都期待读大学、读高中,但在以前,比民进党执政更早的时代,台湾的教育就是希望6比4(6成技职、高中4成),而现在高中学生数为52%已经多于高职,目前高职学生数越来越少,当学生数越来越少、又被鼓励去就读科技大学,就会使得所有人的学习经验是为了去配合大学的入学考试,以至于高中职课程越来越难、连带国中、国小课程读起来都很难。问题就出在我们对于教育根本的思维上。

欧美先进国家为例,愈是年纪小的愈是不应该用既定的观念灌输,等到了大学才会有很多的要求、越来越难,是由易而难的;反之,我们是希望小孩从小就能展现出自己有多聪明。就像是打棒球,我们的少棒都是第一、第二,而美国的少棒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但美国的职棒甚至是美国大学棒球队,我们都是打不赢的,因为我们是从小就开始要求小孩,所以容易让孩子的成长经验最后变成大学是由你玩四年。

林万亿表示,民进党执政时在教育上很重要的改革还有一件事,那就是翻转了教育的核心,亦即用社会学、社会的观点或是体验身边周遭、从生活开始教育,从自己所处的经验扩大去教。

举例来说,像地理,黄河九曲、长江交会的流域名称这些只跟旅游有关、与实际生活无关,但我们却把那部分当成最重要的。民进党执政时期开始把这部分翻转过来,从生活教育、从周遭开始,从台湾的淡水河开始,回归到生活的这块土地上,由生活中心向外扩张,所以那个时候的地图也开始把台湾放大,让学生觉得「学的这些对他是有用的、是和他有关的」。

林万亿强调,我们过去面对到的就是国小课程太过简单,衔接到国中时许多孩子一下子因为对于太难的课业适应不良,导致中辍、学习低落,这部份应该要采取阶梯式的衔接方式而非陡峭式,所以在民进党执政时则采用了阶梯式的衔接方式,但后来普遍变难,至于目前偏难的国小课程,这也是未来台湾教育需要再处理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