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宅年增二千户 纠纷不断

近十年来自杀、他杀人数飙升,据信义房屋保守估计,全台一年新增凶宅高达二千户,由于凶宅问题不像辐射钢筋海砂屋、漏水屋等可以改善,加上邻房担心影响房价警方基于个资考量不愿透露下,在交易上引发不少纠纷

为避免民众投入毕生积蓄后,才发现与「阿飘」同住,运气好一点,房屋价值减损二至三成,运气不好的,想转售还乏人问津,立委赖士葆指出,将推动住宅法中纳入「房屋履历」,将辐射屋、海砂、凶宅等,全部列入。

台北巿议员黄珊珊说,随着凶宅数攀升,国人对凶宅认定标准逐渐扩大,为避免屋主隐瞒,将推动台北巿实施「房屋安全身分证制度

近几年来凶宅以惊人速度增加,发生交易纠纷比率有增无减。值得注意的是,在自宅自杀比例相当高,以九十五年四四○六自杀、自伤案中,有一八八一件在自宅死亡。

内政部统计,去年一四八二件购屋纠纷中,除其他(无法归类原因)外,房屋漏水位居第一,占一成六八,其次就隐瞒重要资讯占总纠纷数约一成五二。

至于凶宅要如何认定?信义房屋客法部协理韦德指出,目前法律上没有统一标准,不过内政部曾有解释,即主建物及附属建物,曾发生凶杀或自杀而死亡的事实,其中,自杀只要原因发生在主建物及附属建物内即可认定为凶宅(不论是否在屋内死亡),他杀则发生与结果都须在屋内才算是凶宅,但意外死亡(如一氧化碳中毒)并未纳入。

不过,刘韦德强调,信义房屋认定较内政部宽,像之前曾发生独居老人死在家,后续这户住宅出售即引发纠纷,为此,该公司将自然人意外死亡未经发现,并陈尸于保障范围内超过七日以上认为为凶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