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后分析】邵宗海/政策革新不必低格「九二共识」

▲2015年马习会马英九与习近平的世纪会面。(图/记者一中摄)

邵宗海政治大学中山所教授兼所长、文化大学教授社科院院长、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抱持「只写我相信而且有佐证的事实」理念写作。

2020大选甫告结束,国民党因应再一次的失败,党内兴起了一片「革新建言,其中谈得较多,也较引发外界注意的,就是党内已有人指出,「九二共识」在被民进党污名化,变成是「一国两制」的同义词,所以需要对「九二共识」的存废或进化来进行讨论。

最震撼的建议当推是云林县长张丽善,她表示,因为九二共识已经被扭曲了,所以她主张「回归本质就是一中各表」,但内涵却是去定位「你讲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讲我的中华民国基本上就是两个独立国家」,各自表述的「两国论」。

这个说法在目前所有两岸论述之中,若比较蔡英文才发表的胜选演说中的看法:「政府紧守着主权的底线,但也愿意和中国维持健康的交往」、「我们保持不挑衅、不冒进的态度,让两岸之间没有酿成严重的冲突」,会发现张县长的论点,凸显出国民党部份追求革新人士的「躁进」。

此外,党籍立委许毓仁也说,「九二共识」已经崩解,在全球反中的浪潮下,不能再用「九二共识」打迷糊仗;党籍市议游淑慧则建议,国民党应重新思考廿八年前的「九二共识」是否还合时宜;甚至国民党副发言人黄心华都表示,「九二共识剧本越来越难演下去了」。这些说法基本上都在导向认为:「九二共识」应该在这个时刻,应该宣告结束。

即使一些温和的建议,如党籍彰化县王惠美说:党内极需要深思或讨论未来的两岸定位;或党籍市议贞徐巧芯说,2020国民党败选,不少人开始议论国民党的两岸论述神主牌「九二共识」有没有调整的必要,也都是在建议需将「九二共识」内涵进化的必要。

但是不管是激进或温和的建议,在国民党败选之后,希望对它两岸论述能有所更新或进化,确是有必须的地方,这也说明在国民党内部,至少还有一批智者愿意来检讨党的两岸政策,希望能对党的本质有所改变,以争取在2024年再次选举时不要再有覆车之鉴,应是该给予正面的肯定。

▲2020选后,国民党青壮派召开记者会发表共同声明,要求党中央改革。(图/记者庄乔迪摄)

新互信基础未建立 不宜急毁九二共识

但是,检讨国民党的大陆政策,特别在更新它的两岸论述时,由于两岸关系复杂性,作者是建议不必在这时刻下刻意去贬低「九二共识」。

支持这样的论点:一是「九二共识」绝不等以「一国两制」;另一是「九二共识」已有28年存在的历史,它是两岸唯一有互信基础,也得以让两岸得以和平、顺利来推展彼此交往的「信物」,如果在新的互信基础尚未发展出来之前,就先把旧的「九二共识」予以毁悼,这就不是常人处理的正常程序。

至于为什么要持别强调「九二共识」绝不等以「一国两制」?因为这二者是不同的政策文件,而且相互的关联性也并不强烈。当提到「九二共识」,应只视它为两岸在目前分裂的现状下双方得以「交流」与「商谈」的一项前提而已,当然这中间是北京在坚持,但内容上没有涉及到任何统一方案的论述。

但值得提醒的是,「九二共识」的最早原案,是出自台北在1992年提出的八项方案中的其中一项建议,最后也为北京海协会在授权之下表达同意接受。因此「九二共识」在1992年定案时,并不是在规范两岸一旦统一之后的模式。但是「一国两制」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时,才是北京对统一之后模式的单方面建议。但到现在为止,并未构成对台湾任何的拘束,因为台北从没点头表示同意过。

▲2019年1月,总统蔡英文与国际媒体茶叙。(图/取自蔡英文 Tsai Ing-wen脸书

至于说,蔡英文在2019年1月6日在台北与国际媒体茶叙时曾经表示:在两岸议题上,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该年1月2日的谈话,曾有提到「九二共识」就是「一个中国」、「一国两制」的说法。但仔细再查证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纪念会上发表的讲话,是有一段提到「70年来,我们秉持求同存异精神,推动两岸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九二共识』」。

另外他也说到「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但是全文确实没有出现过「『九二共识』就是『一国两制』的说法」。

马英九在2008年羸得大选之后,是同意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交流的基础,到他卸任时,也达成了两岸两会共签署了23项协议的丰硕成果。至于「九二共识」中的「一个中国」如何解读,马英九当时仍拘泥于1992年台北国统会「一中意涵」的框架,那就是所谓「宪法一中」的解释:「一个中国是中华民国」。

即使马英九2005年12月接受「亚洲周刊」的访问时也说,大陆方面要解释一中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按照国统纲领的处理方法,就是台北不去否认它,但若依照中华民国宪法,那么台北就无法承认它。

其实,「九二共识」即使历经了28年的考验,它也只是在「接受」或「拒绝」之中的选择而已,并没有在内涵里有调整的空间。因为,若说迎合民意再进一步将它定位,即使如张县长所建议的「你讲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讲我的中华民国,基本上就是两个独立国家」的各自表述,恐怕是会激发北京的疑虑。但若就是将它废除,那么国民党是否能想到北京可以接受的「替代方案」?这真正需要深思了!

热门推荐》

►【选后分析】靠选举发财的「政治老鼠会

►【选后分析】反中意识新高 中台关系新定位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