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九二共识」换「宪法一中」是多此一举

▲前行政院长张善政建议韩国瑜在两岸论述上不要维持国民党的「九二共识」,应改为「宪法一中台湾优先」。(图/记者赖君欣摄)

邵宗海/政治大学中山所教授兼所长、文化大学教授社科院院长、澳门理工学院名誉教授,抱持「只写我相信而且有佐证的事实」理念写作。

已经接受国民党总统候选人韩国瑜竞选团队之一的「国政顾问团团长的张善政,在日前一次媒体受访中曾经表示,他建议韩国瑜在两岸论述上不要维持国民党的「九二共识」,应改为「宪法一中、台湾优先」。当事人的韩国瑜在7月30日则表示,正在召集好几位学者专家在密集研拟中,等成熟之后再报告。

将两岸当局、特别是国民党执政时期,都能相互理解,并用之多年的「九二共识」,一下子变更成另外一种说法,恐怕会不太容易让已经熟悉此词意义、也接受此词说法、并且对此尚有相当默契存在的北京当局、或在台湾非常强烈支持「九二共识」的民众,在2020大选之前可以在事实上或心理上,能够全盘接受。

而且将跟两岸政策论述有关的「宪法一中」,再在句子后面加上「台湾优先」,且不论这其中的有无「逻辑」的关联性,但如果只是强调需把台湾作为「最优先关切的层面」,凭心而论,没有这样的需要。因为只要把韩国瑜在担任高雄市长之后、以及在国民党初选期间的一些看法稍加整理,已是满篇「台湾优先」的政见。但在进入总统大选之后,再刻意喊出这种口号,只会凸显出韩国瑜在这之前好像「喊得不够、做的不足」,而且与「宪法一中」的强调并列,似乎也有股说不出「要与民进党拚谁才是谁爱台湾」的感觉。

而且,最重要的是「九二共识」,在1992年的历史背景上,它就是国民党当时已在强调的「宪法一中」位置上。根据1992年国统会为了因应两岸可能签署事务性协议有需要对「一个中国」下个定义,在8月1日所发布的「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决议文件中就有所说明:「我方则认为一个中国应指1912年成立迄今之中华民国,其主权及于整个中国,但目前之治权,则仅及于台澎金马。台湾固为中国之一部分,但大陆亦为中国之一部分」。这点说明,是与宪法本文,以及与宪法增修条文的对国土规范,是完全一致。

▲前国安会秘书长苏起。(资料照/记者季相儒摄)

即使是马英九在担任总统之前于2005年12月接受「亚洲周刊」的访问时也曾说过,大陆方面要解释「一中」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但按照国统纲领的处理方法,就是台北不去否认它,但若依照中华民国宪法,那么台北就无法承认它。所以,「九二共识」在马英九时代,也是认为是等同「宪法一中」的看法。

当然北京和台北对「九二共识」的解释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我们无法否认。北京看法是「各自以口头上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台北的解读则是「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并强调「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说起来,两岸对「一个中国」应是同意的,不过台北更重视是在它自身宪法上的解读;但「一个中国是什么」,彼此还是有歧见,更重要的还是在台北需遵照宪法上的规范。

至于说,1992年是否最终有「九二共识」的结果?严格来说,这要看所谓的「共识达成」,是仅限于两会在香港会谈期间,还是说应该是涵盖后来两会在后续文件上的补充期间。如是前者,那确实是两会当时并没有达成共识结论;但如是后者,那必须说,双方往来的文件上,是都同意「各自在口头上表达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

只是说,「九二共识」稍后引发争议,一方面是民进党在2000年上台后,便不认同这个历史史实,直到现在蔡英文还是如此;另外,也是由于创造这个用词的苏起在2002年10月为「『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共识的史实」这本书写序时,曾说:「因为忧虑两岸前景,希望能创造某个模糊慨念,让两岸能在『一个中国』问题上解套,本人曾在2000年4月脱离公职前夕,创造『九二共识』这一个新名词企图避开『一个中国』的四个字,并涵盖两岸各党的主张」。苏起的这段叙述,逐让「九二共识」一词,在过去二十七年里,布满了「众说纷云」的解读,也埋下了不少为了取代「九二共识」,国民党曾另外提出「一中各表」或「宪法一中」的建议,徒增困扰。

因此这篇小文,就是建议韩国瑜及张善政,在大选期间,为求两岸不生波涛,避免在民进党对手正面攻击之际,尚受侧面受击,希望「九二共识」仍能是韩国瑜竞选团队或「国政顾问团」在两岸政策论述上的重要指标。

热门推荐》►韩国瑜胜出 挑战才正开始

►究竟蔡总统过境美国得到什么?

►看更多【邵宗海】专栏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云论》提供公民发声平台,欢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请点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