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提「废国文必修」未通过 台大设「免修门槛」估800人合资格
▲台大教务会议通过国文免修案,符合条件的学生可免修。(图/ETtoday资料照)
台湾大学昨日召开教务会议,会议中,学生会提案废除大学国文必修,改列选修通识课,但未获通过。最终,由中文系提出的「大学国文免修办法」通过,台大学生只要符合国文15级分且两题国写题在A级以上,就有资格可参加免修国文考试,考过就可以免修。
国内多所大学将国文课列入大一必修,但近年已有学校改变做法,包含台师大已于109学年起将大一国文改成着重中文阅读、思辨、口语表达、写作方法等,不再只是传统的国文教学,获得不少学生好评。
台大学生会昨日于教务会议提案废除大学国文必修,改列为选修的通识课。学生会认为,大学国文是将非系所专业课程变成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且不若通识课有8大领域可供选择,不符合弹性学习趋势,国文课应让有意愿精进文字能力的学生自由选修。
教务会议上,学生会废除国文必修的提案以51比49搁置提案失败,未获通过;而中文系所提的「大学国文免修办法」以78比16获教务会议通过。
中文系指出,国文免修精神本来就是让国文能力优秀的学生可以免修,这个门槛并不算高。中文系提数据指出,台大近三年入学新生国文15级分有917至1089人;近三年全国国文15级分的学生都落在4000人上下,而两题国写题在A级以上则是4000多人到1万8000多人,只有107年情意题是1882人。故推测国文15级分学生大多数国写题也在A级以上,由此推得符合免修资格人数为800至1000人。
但结果通过后,许多台大认为,「在这个限制底下,免修有跟没有根本一样」。台大学生会长杨子昂则表示,遗憾这次无法达成废除国文必修的目标,但也提到本次会议有要求教务处于下学期召开大学国文必修的公听会,杨子昂呼吁,校方需在公听会上与学生说明大学国文的必要性,不可将本次的免修办法作为免死金牌,而是必须面对大学国文无法回应学生不同专业需求的根本性问题,才能真正达到多元发展、弹性学习的高教趋势和台大所提倡「未来大学」的教务改革方向。
对此,台大教务长丁诗同表示,教务会议多数代表仍认为国文还是要必修,但今天通过的免修办法,让程度很好的学生可以不用修大学国文。不过,对于国文课废存,未来还是会搜集校内师生意见,持续讨论。
丁诗同也提到,台大近年持续在改善国文课教学,希望在阅读、写作技巧等层面能做得更好,学生对国文课的评鉴也都给予很高的分数,而校方也会持续精进国文教学,并致力将阅读与知识特色融入课程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