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台湾行动支付 为什么还不够普及

一般来说,行动支付分为NFC感应式和QR code扫描式两种,可以透过电子票证卡片智慧型手机使用,主要是能够省去准备现金零钱或是找零的麻烦,世界各国从金融业、科技业、到电商集团,都在积极推动行动支付。

打从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为减少接触,台湾的确有不少人开始刻意使用行动电子支付。根据金管会日前公布的资料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共有5家专营电子支付机构与23家兼营电子支付机构,电子支付总使用者人数约829万人,较前个月增加39万人。可见疫情对电子支付的使用,有明显助攻效应。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除了便利商店和超市卖场,还是有很多地方无法使用行动支付,因此每隔一段时间,还是要找ATM提现金,出门也还是要带钱包

效率差异 独立型小店家难接受

台湾的电子支付使用从早期的悠游卡算起,已有18年的时间。想想从第一代iPhone于2007年初发表至今,也不过13年,照理来说,应该有机会让电子支付的使用更加普及才对。然而早年因销售端POS设备及悠游卡读卡机成本较高,至少是上万元起跳,为了收钱就要自费投资这样的设备,还不含日后交易手续费,小老板们往往只有望之却步。近年来该项设备成本已大幅下降,一台平板配合专业软体就能搞定,况且平均一支要价两万多台币的iPhone都能造成抢购,电子支付的运用成本相较之下低得多,可见硬体设备的建置花费应该不是影响其普及度的主因

事实上,小店老板常需要身兼数职,包办全部的销售流程,尤其在尖峰时间,一笔几十元的交易从报价到收钱、找钱,根本是心算反射动作,如果还要在POS机台输入金额,再等候卡片或App感应或扫描,有的甚至还要买方输入密码实在太浪费时间了,笔者近期就有多次在使用行动支付缴款时,遇手机收讯不佳或App系统异常状况,让销售人员和后方排队民众等候多时,实在非常尴尬。若是使用现金,应该两秒钟就解决了。

手续费收多少才合理?

行动支付推不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手续费问题。对小型店家例如早餐店来说,销售利润本来就不多,2%的手续费相当于每卖出一份50 元的餐点,就要被抽1元的手续费,虽然看似不多,以小老板的角度一块钱却都是血汗钱。依照行动支付的付款方式不同(绑定信用卡银行帐户、或行动支付帐户的预先储值),交易手续费大致介于1%~3%。欧美国家民众早已习惯对服务的提供者付费,例如北美地区用餐后依惯例付给服务生10~20%的小费,因此即使金流交易手续费达到3%,也不会让人觉得心痛

但在台湾除中高档餐厅外,一般小店是没有收服务费的惯例,且金流手续费依规定又不能向买方额外收取,卖家若只是接收从买家户头即时转帐的金额就要被剥层皮,想想似乎真有所不甘,因此才迟迟不愿导入。倘若手续费能低至1%以下,甚至限时免收手续费,相信小卖家的使用意愿会大大提升,但这又牵涉到行动支付业者以及信用卡发卡单位愿不愿意暂时让利的问题了。

目前台湾电子支付业者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相互厮杀阶段,谁能够取得「关键多数」并在市场上取得全胜或独占的局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毕竟,谁都不可能在手机上把28种电子支付工具全装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