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设大学没错 错的是分配

傅延文

拜读联合报上尹教授大学文凭 才是浪费资源』一文,笔者同样认为政府让这些宝贵教育资源给浪费掉了。但理由跟尹教授不同。

国家基于发展与进步,有让人民享有高等教育机会之义务。然就综合人类心理、生理的发展,处在高中毕业的18岁时,其心智已算是成熟。因此,在完成高中职教育后,我们可以认为,一个人应已具备基本社会能力。至于是否要接受大学教育,则是个人的选择。

而从税赋制度来看,台湾北欧社会福利国家显然也有一段差距。因此,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下,政府并没有让所有人民接受高等教育的义务,也没有必要。既然大学不是义务教育,那么政府补助公立大学学生学费,并干预大学学费调涨,其理由并不够充分。

笔者认为,政府分配教育资源,应当是着重于学校的发展,提高教学与研究人员的待遇,并强化大学的功能。即便学费都应以私立大学的收费基准。但政府可以将原本平均分配给每一位学生的补助费用,资源整合起来,以提供较多的奖学金名额和等级。当然,就中低收入户,则应另设经费补助以符正义

社会对于大学文凭的需求,只是一种被操控的意识型态广设大学对于文凭价值不必然造成影响,这就是一张门票,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如果政府能够有效充实基础教育,将所有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品格能力都能拉到相同的水平,那么大学文凭并不会因为『量』而受到影响。而且,也因为公私立学费的不均等,扭曲了各大学发展的公平性

而笔者对于原文不认同的地方在于,教授的观点是由上往下,所以才认为有些学生在大学里是浪费青春。但若由下往上的观点,则是学生认为教授们在教什么?有的上课像念经,有的上课照本宣科,有的上课中文还要参杂英文,有的将简单的公式越讲越复杂,复杂的又不会简单说,把课堂研讨会,有的根本是来聊心事的,而且每周都上课似乎也没这么必要,像是法律课需要每周上课吗?似乎也没有这个必要。例如在国外不少知名学府的教授,开学时就跟学生说,这学期只会上六次课,定时交报告跟阅读心得,以及期中期末考。所有的讯息跟讨论都公开在教学网站上,如果最后成绩不及格,就依规定处理。而且也要养成学生自行阅读的习惯,台湾的教育太呆化了,都帮学生排好该上什么课该念什么。结果,当时间、空间有了,反而不知道如何念书。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也导致台湾越来越缺乏创新。

当然,学校也有真的是很不认真的学生,品性也很差,也听过担任兼任讲师同仁在说学生上课只有睡觉跟玩手机,来学校只是来『打卡』而已。如果学校跟老师都已经尽一切的努力在教学上,而学生依旧如此,这时只能靠制度来处理,换言之,学校跟老师也就必须要以客观的评分,给予学生不及格的结果,该当掉当掉,该退学就退学。

坦白说,有谁会想白花钱,只为了一张四年后才能拿到的证书?学生不是不想念,只是学校跟老师好像离他们很远。念书不是苦事,只在于领门人如何领进门。

大学可以是菁英教育,也可以是全民教育。就台湾广设大学的精神来看,全民教育是其理想,希望能提升全体国民的知识水平。不过在这同时,得先打稳基本教育和品格教育的马步,调整教育方针,教育学生『如何』的知识,着重于方法论,好比如何时间管理、情绪管理、沟通、阅读与学习,而非不问方法,只看成绩的结果论。

额外提一句话,日前政府大官跳出来说,政府缺人才企业大老也跳出来说台湾的人才在流失,还要向外招手。这样听起来,好像现在留在台湾都只剩废才。企业不思检讨自己的甄选方式跟训练投资,甄选都比盛大、比复杂、比难度,这到底是不是在挑符何企业文化的人,还是只是自我优越感使然。此外,国考竞争激烈,考上的都是考试菁英,理当都是人才,政府官员这样说也很匪夷所思。实在搞不懂这些人的逻辑在哪里,如此的刻板印象和标签化,对于台湾社会真的会有帮助吗?

●作者傅延文,美国留学生,曾任中正大学哲学所哲学与公共事务研究室执行秘书。本文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