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课纲」不敌现实 阻碍孩子多元知识的凶手? 

课纲基测基本底线知识,其他就由老师带着孩子起飞!(图/记者季相儒摄)

文/杨照

台湾这样不思考、不合理教育体系中,太多事物都无法追究,甚至不堪追究。

例如「课纲」。即使在「课纲」引发社会骚动之际,从教育部长到负责订「课纲」的委员,到掀起争议骚动的人,都很少认真、好好地解释:「课纲」是什么?为什么有「课纲」?

如果有机会好好翻阅教育部「教改」原始计划案的话,你会发现在那里明明白白留着没人理会的「课纲」道理。「课纲」是用来取代「课本」的,用意是帮学生从「课本」的知识独裁中解放出来的重要手段。「课纲」和「课本」有很不一样的教育逻辑与教育目的

过去的「课本」和考试紧密结合在一起,学生拼命读课本,课本之外顶多读参考书,为了应付考试。而考试的考法基本上也就是检验你对课本内容究竟读得多熟,来决定给你多少什么样的教育资源,课本读得、背得愈熟,就可以在教育的梯阶上爬得愈高,得到愈多资源。

「课纲」的出现,是站在反对这种课本效应立场上。「课纲」要订定的,是每一个科目、每一个阶段,学生应该学到的「最低教育内容标准」。一个小孩念完小学国文「至少」该学到什么,「至少」应该具备怎样的数学能力...这是「课纲」要规定的。

请记得,关键在「至少」。换句话说,「课纲」只规定这些内容不管哪个学校、哪个老师来教,都一定得要教,但反过来看,学校、老师可以、也应该不只教「课纲」里的这些内容,可以、应该教给孩子更多更多。那「更多」或「更多更多」,就是由学校、由老师来决定的。如此一方面保障教育「至少」的基本内容,另一方面让学校、老师有自由教「不一样」的。

▲「课纲」编得再好,在现实的考试挂帅下,是否阻碍孩子学习多元知识?(图/记者季相儒摄)

►►►掌握最新观点,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再说一次,这是「至少」,是「低标」,「课纲」管的是门槛。所以很简单,「课纲」绝对不能多,「课纲」考量的,是中低程度学生以上一定要学到的。配合「课纲」这种精神,而有「基测」,基本学力测验。「基测」和原来的「联考」有甚么不同,都是入学考试不是吗?才怪,大大不同!

「联考」是排序的检验,依照学生考试分数,从满分一路排到零分,每个考生都有一个比别人高或比别人低的位置,依照这个位置决定你去念哪个学校。「基测」是「门槛」,是测验你是否学会了「课纲」中规定该学到的「至少」的基本内容,只要你通过了这个「门槛」,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自己想念的高中

这怎么会一样?「联考」是学校选学生,「基测」是学生只要通过「门槛」就能够去选学校。原来的设计明明是如此天差地别的改变,但现在呢?有谁敢摸着良心说我们真正实践过「基测」的原有设计?扭曲的现实把「基测」搞成另一种分数排名,另一种学校选择学生的方式,这明明就没改、改不了嘛!

也是配合「课纲」,于是有「一纲多本」。原意明明是在「课纲」要求的低标之上,课本里可以多加不一样的内容。有的课本会只要加三千字,有的加三十万字;有的加运算细节,有的给丰富的数学史故事;有的强调社会发展过程,有的增加历史人物人格典范...「多本」意味着「多元」,有百花齐放编出各种不同课本的自由,连带也就有了学校、老师去选择不同课本、不同教法的自由。老师们只要保证让每个孩子都学到「课纲」、「基测」所要求的基本底线知识,其他的,你们就带着孩子去飞吧!

这才是「课纲」,原本完整设计,环环配套,理想的教育内容。问题出在,这样的理想,完全抵不过恐怖的现实。光是找来讨论「课纲」、订「课纲」的各科「专家」就搞不懂「课纲」的精神。接着又有课本出版商人为了利益忽视「课纲」精神的做法,编出了根本除「课纲」内容外别无其他内容的贫乏课本。

最根本的,家长满脑子想的都是考试,而不是多元知识与教育,于是江河日下,「课纲」、「一纲多本」、「基测」通通变质,变成什么?变成了手段与目的脱节的,新瓶装旧酒的课本独裁、考试挂帅,而且这换装的「新瓶」还很不适合装旧酒,多加了使用上的麻烦,成了「扰民的联考」,比原来丑恶却诚实的课本威权、「联考」定前途,还要更糟

一切都扭曲了,大家顺着如此扭曲的现实大谈特谈、大吵特吵「课纲」,有意义吗?「课纲」编得再好,在今天现实的情况下,不仍然是阻碍孩子学习多元知识的凶手

作者杨照,知名作家原文刊于「杨照脸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