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短缺迫在眉梢 大学开设医学院系助育才
阳明大学已与交通大学成功合校,有助于培育跨领域医学人才,深获肯定。图为阳明大学校门景图。(本报资料照)
不少公私立大学纷纷投入开办医学院系,但学界与医界想法不同,各持正反意见,不过对有意成立医学院系的大学来说,考量的是我国迈向老龄化社会,以及「一例一休」等制度影响,导致医师人力不足,设系育才,并透过办学将医学与工程等领域结合,能让医师具备跨领域专长,符合全球趋势。
亟欲成立医学院系的大学包含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中兴大学、元智大学等校。一名校内设有医学相关科系的大学校长表示,值得关注的是,这些大学都是见长于理工专业的老牌大学,同时像是近期与阳明大学成功合校的交通大学,也是办学从科技领域起家,甚至再放眼海外,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分校(英文简称UIUC),同样工程院系发展强势,也刚设立医学院不久;换言之,阳明交大与UIUC两校当属国内外成功设置医学院系的案例。
该名大学校长提到,开办医学院系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各校之所以积极开办医学院系,不是为了抢排名,而是看到医学结合科技工程领域来办学,已是世界潮流,就像20年前半导体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国内各大学纷纷成立电资学院,显示的是产业与大学办学的连动效益,起因于企业需要更多专业人才投入。
该名校长指出,回归到医学院系来说,如今具备科技工程专长的医事人员少,但医学影像、医学材料、临床医学科技应用等面向,皆仰赖专业人才投入,这才是理工科大学积极开办医学院系的关键原因之一。
除了产业需求,社会环境变迁,导致医师人力不足,更仰赖大学培育人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高瑞和指出,我国趋向老龄化社会,医师需求量将逐渐增大,「这是量的问题」,但「一例一休」制度上路后,为控管工时,避免医护人员过劳,现在连主治医师也必须值班,医生人力短缺现象严峻,但每年开放报考医学生的人数还是维持在1300人,长年没有更动,招生人数是否开放,学界与医界时常争论未果。
至于不少大学预备先开办学士后医学系,采公费生招生管道,高瑞和则说,如今大数据与AI技术兴起,甚至远距医疗与在家照护将成为趋势,医生不只要会看诊,还要懂得通讯与电讯等技术,「必须思考,未来需要怎么样的医生」,为了培养未来世代的医生,也就是得具备跨领域专业,6年医学系课程无法达到的训练,则可透过学士后医学系来达成,让具备不同领域的专业人才来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