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双语师资不足 北市培育公费生预备
台北市长柯文哲2日出席双语师资记者会。(台北市政府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台北市推动双语教育,但因师资不足碰上瓶颈,于是以6大管道扩充量能,首创与大学合作培育双语公费生,市长柯文哲2日表示,新加坡推双语花了28年,希望台湾不用这么久就能达到目标。
北市自2017年有2间学校试办双语教学,隔年有6间、前年12间、去年28间,今年将有51间学校加入,不过,双语教师仅有173名。
柯文哲强调,师资是推动双语教育最困难部分,因为教材还可以大家一起编,但老师没办法,市府原本想说是不是每年录取的老师在一定的比例上要求要有双语能力,最后设定40%却还是招不足额,表示师资并不是说想要有就能有。
他指出,双语教育师资将以「6大管道」扩充量能,包括结合师资培育大学培育公费生、透过学术交流基金会聘用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招考教师设定40%要求有双语能力、开设双语代理教师专班、现有老师在职训练、办理学校兼具双语专长教师聘任引介。
柯文哲提到,2016年到新加坡参访,他总觉得奇怪新加坡地理位置与其他国家没有很大关联性,到底是如何让一个国家变得如此的国际化,秘密就是双语教育,新加坡花了28年完成双语教育。
他说,新加坡花了28年,希望台湾不用花28年就能达到这个目标,其实现在一个现代化的学生,要会3种语言,就是中文、英文与程式语言,当然这也是台北市的另一个强项「智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