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体解剖新发现!新冠病毒或损「免疫系统」 单纯给氧恐适得其反

新冠肺炎遗体解剖结果备受关注。(图/翻摄自央视)

记者蔡仪洁综合报导

新冠肺炎遗体解剖结果备受关注,主刀刘良近日在受访时透露,从前期遗体解剖病理研究发现,新冠肺炎不仅损害了肺部,还损及免疫系统和其他器官;另外,肺泡功能可能受到损伤,然后气道又被粘液堵住了,因此单纯给气给氧,有时候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刘良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指出,从目前的的结果来看,新冠肺炎病毒在人体内不仅会造成肺部组织的损害,还可能包括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当然,这一结论只是基于目前的3例尸体的解剖结果得出的,至于是否具有共性,还需要等其余6例尸体解剖结果出来后才能评估

刘良说,目前看来,新冠肺炎不仅损害了肺,还包括免疫系统及其他器官。他同时提到,新冠肺炎逝者是否存在肺部严重纤维化暂且不谈,可以肯定的是,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有些患者肺部切面出现粘液性分泌物

他进一步阐释说,目前切片结果显示,肺泡功能可能受到损伤,然后气道又被粘液堵住了,临床上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所以要改善病人的缺氧状态,需要把气道打通,对粘液进行稀释、溶解,否则粘液没有被化解,单纯给气给氧,有时候达不到目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至于病毒的传播途径,刘良表示,这并不是病理学问题,但在进行尸检时,有与合作单位一起,的确做了不同器官、组织的核酸测量,有些发现也有助于对病毒传播途径的分析,但还需要将不同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因为从目前来看,不同病例以及不同脏器监测结果并不是十分一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教授湖北省司法鉴定协会会长刘良。(图/翻摄自央视)

由刘良教授以及附属同济医院病理科王国平教授,共同组成的华中科技大学团队,已进行9例遗体解剖,前3例病理研究结果已完成,20多位团队成员加班加点力求以最快速度完成病理研究。此外,团队完成的9例遗体解剖中,捐赠者年龄最小的52岁,最大的80岁,多在60岁以上。

遗体解剖是揭开病毒真面目的最直接手段。王国平教授解释,遗体解剖是病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病理学变化和临床变化对比研究,揭示发病机制,分析死亡原因总结诊疗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效果防控效果。

据悉,遗体解剖在控制流行病蔓延过程中的重要性,在2003年SARS爆发时就已经有所印证。当时大陆专家普遍认为,衣原体病原体,直到第一军医大学病理学家丁彦青教授对SARS死者解剖后,才得到强有力证据支援了广东专家组提出的「非典型病毒,不是衣原体」感染的论断,将抗击SARS引入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