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天半尸检报告出炉  只有穿刺研究「抢首发文献」

▲有医师抢先做病理穿刺,陆尸检报告提前出炉。(图/翻摄 百度

记者任以芳综合报导

为了找出新冠肺炎(COVID-19)致命真相,武汉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教授刘良教授16日带领团队,完成两例捐赠大体病理切片,宣称报告最快10天出炉,找出病毒致死原因。不到两天时间,国际知名医学期刊登出病毒最新病理报告,发表者是大陆中科院王福生教授。根据媒体报导,在刘良做大体解剖前,他抢先依照法规先行采样,不过「「只有穿刺病理报告,仅供参考。」

▲国际著名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17日线上发表新冠肺炎患者病理报告。(图/翻摄 今日头条

大陆第一、二例新冠肺炎大体解剖刚完成,病理还在研究时隔不到48小时,国际著名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呼吸医学》(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17日线上发表新冠肺炎患者病理报告《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关的COVID-19的病理学发现》(Pathological findings of COVID-19 associ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根据媒体指出,发布研究的人是中科院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国家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王福生教授。

法医教授刘良做过第一例解剖之前,完全没有任何医生做病理解剖,外界疑惑这篇报告的研究依据从何而来?发表者王福生医生澄清,「有确保研究符合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法规和赫尔辛基宣言的同时,为了有助于了解COVID-19的发病机理,并改善针对该疾病的临床策略,采取了对尸体样本进行穿刺的方式」,取得一位死于重症新冠肺炎感染的患者微量肺、肝和心脏组织。

▲该研究建议,重症患者及时考虑,适当地使用皮质类固醇呼吸机支援,防止急性呼吸窘迫症发展。(图/翻摄 百度)

根据了解,被穿刺的是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该研究报告发现COVID-19病毒的病理特征,非常类似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冠状病毒感染的症状。心脏组织没有其他实质性损害表明,SARS-CoV-2感染可能不会直接损害心脏。淋巴细胞减少症是COVID-19患者的常见特征,这很有可能是与疾病严重程度死亡率关键因素

该研究也认为,尽管一般不建议将糖皮质激素治疗用于SARS-CoV-2肺炎,但根据这份的肺水肿透明膜形成的病理发现,研究者认为,对于重症患者,应考虑及时,适当地使用皮质类固醇和呼吸机支援,以防止急性呼吸窘迫症的发展。由于目前只有一例,后续仍然需要更多证据支援。

▲刘良团队病的大体解剖病理报告大约26日后出炉。(图/翻摄 我们《解急呼叫》)

复旦大学法医学系陈龙教授也表示,「临床穿刺的病理结果,肯定没有手术切除下来的病理结果更加可靠。」活检或死后穿刺取材较盲目,获取的检材大约半粒米大小,常有挤压风险。相较有法医完整的尸体解剖,容易取到器官病变组织,可以有1平方厘米大小,利于仔细观察各个器官、组织及细胞有无病变,查明各器官病变之间的关系,确定死亡原因。因此,穿刺和解剖对疾病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大不同。

论文也表示,之前碍于法规无法尸检或活检,因此尚未报告病理学的前提下,才做不得已之举。目前,刘良团队的尸检病理报告还在研究,预计26日后出炉。该论文者抢先曝光自己的研究报告,因为只有病理穿刺,并非病理解剖,医界认定不能代表全面性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