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新观点与台湾加入亚投行

作者/杨海峰

上周,台湾发生两件大事,一是台北市长柯文哲接受新华社等媒体联合采访,提出「一五新观点」,获得大陆「赞赏」回应。二是台湾申请加入大陆主导的投行,引发朝野争议。如何以「一五新观点」化解亚投行争议,我以一位元大陆庶民的视角发表一得之见。

首先,我来回答柯文哲市长关于「一个中国内容是什么」的提问。

两岸目前交流的共同政治基础是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内容是双方以口头的方式各自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坚持的一中是一个中华民国,大陆坚持的一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宪法规定的领土范围虽然涵盖大陆地区,但从1949年10月1日起,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大陆的统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领土范围虽然涵盖台湾地区,但从建国之日起从未在台湾行使过统治权。

根据国际法「统治权来源于主权,主权要靠统治权彰显」的通行原则,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两部宪法都缺乏应有的国际公信力,两岸很有必要商讨并签订和平协定,或直接制定共同的新宪法,来回答柯文哲市长提问的「一个中国的内容是什么」。

鉴于外蒙古事实上已经独立并且得到国际社会承认,以及香港澳门在上世纪末期相继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个人对一个中国的最新定义是:不是中华民国,也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包含大陆地区、台湾地区和香港、澳门在内的,需要依靠炎黄血缘和中华历史、文化相连接的一个中国。

我最新定义的一个中国,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最先提出、联合报经常论述的「大屋顶中国」和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蓝绿贤人提出的「大一中」相类似,可以解读为大陆版的「大屋顶中国」或大陆版的「大一中」。相对于两岸过去经常提到的没有实质内容的「老一中」,我暂且简称为「新一中」。基于新一个中国原则,我下面探讨台湾加入亚投行的名称资格地位待遇问题

在探讨之前,我先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提出化解台湾加入亚投行争议的两个原则。

一、要想亲,别较真。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两岸一家亲」的和解理念,已经得到包括被大陆标签为「绿营人士」的柯文哲市长在内的台湾社会各界人士的正面回应。在此基础上,大陆领导人不能仅把「两岸一家亲」停留在口头上,而应从化解台湾加入亚投行争议开始,积极地把「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落实到两岸和解的政策之中。对于台湾加入亚投行的名称、资格、地位和待遇等问题,不要单以政治思维去考量,斤斤计较,而应从复兴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局出发,把两岸血浓于水的亲情充分体现出来。

二、要想好,大让小。

大陆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的求爷爷求奶奶,到如今发起成立亚投行一呼半百个国家回应,经济上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的。经济只能够让一个国家变得强大,只有开明的仁政才能使这个国家变得伟大。作为在两岸竞争中日趋弱势的一方,台湾非常在意加入亚投行的尊严和利益。亚投行是大陆发起主导的,又是出资最多的,理所应当拥有较大的发言权和决定权。在制定亚投行章程时,大陆要展现更大的自信与魄力,充分照顾台湾的这种感受,更好地维护台湾尊严,更多地为台湾争取利益。

亚投行是国际多边金融组织,肯定要有利益共用和责任共担机制,所有加入亚投行的国家都会希望在亚投行中拥有尽可能大的发言权。如果大陆处理台湾加入亚投行问题,不能让「两岸一家亲」的台湾同胞感到满意,两岸就形成不了合力。那样,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各个国家,有谁还会心悦诚服地接受大陆在这个亚洲新经济联盟的盟主地位呢?因此,大陆处理台湾加入亚投行问题一定要有共赢思维,不能再搞零和博弈。

孟子曾说:大事小以仁,小事大以智。我在这里也奉劝台湾社会各界一句话:抬头靠的是实力,低头需要有勇气。在大陆尽量照顾台湾的尊严和利益的同时,台湾也不要不顾国际现实,漫天要价,有些不能强求的事情就不要强求,强求不成反成羞,该让步的一定要学会让步。

遵循上述两原则,同时鉴于大陆是亚投行的发起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又是联合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承认的主权国家,我向两岸当局提议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新一个中国,以主权国家成为亚投行的创始会员。台湾是在2015年3月31日创始会员申请截止日期前提出申请的,也以新一个中国框架下的经济体成为亚投行的创始会员,名称就用中华民国。大陆和台湾在亚投行的地位和待遇等后续问题,再由两岸对口的主管部门与申请加入亚投行的国家进一步协商。

也许有人会问:大陆和台湾分别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的名称同时加入亚投行,岂不造成了两个中国?我给出的解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国同时加入亚投行,虽然名义上是两个中国,但实质上体现的是我最新定义的一个中国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新一个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加入亚投行的,而中华民国只是作为新一个中国框架下的经济体参加亚投行的。将来,已经有意愿加入亚投行的中国香港,也可以作为新一个中国框架下的经济体加入亚投行。但中华民国和中国香港有所不同的是,中华民国以新一个中国框架下的经济体参加亚投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没有隶属关系。中国香港虽然也是以新一个中国框架下的经济体参加亚投行,但中国香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有隶属关系。

由于长期政治对立,两岸都存在一个迷思:一提「国」字就会条件反射认为是主权国家。现今俄罗斯联邦行政主体中,有车臣阿勒泰等22个共和国,每个共和国也都有总统,但世人不会把车臣、阿勒泰等共和国当成主权国家,也不会把车臣、阿勒泰等22个共和国的总统视为国家元首。两岸完全可以借鉴国际经验,创新出独特的中华模式

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一个庶民故事。我的女友名叫「卢春蕾」,姓卢,名字取「春天的花蕾」之意。在户口登记时,户籍民警一不小心,误把姓名写成「芦春雷」。身份证制作出来后,女友发现身份证上姓名有误,要求户籍民警更正。由于大陆户籍管理部门没有相关的纠错机制,户籍民警也爱莫能助。自己明明是「春天的花蕾」,现在却变成了「春天的惊雷」。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姓氏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如今居然也给搞错了。这样的事搁在谁头上,都不会窝心,女友至今耿耿于怀。我奢想:假如大陆户籍管理部门能够增强社会服务意识,建立起相关的纠错机制,把女友身份证上错误的姓名更改过来,女友该有多开心呀!

由此,我想到台湾加入亚投行的名称问题。中华民国是2300万台湾同胞赖以生存了六十多年的国家名称。由于两岸政治对立的人为因素,大陆过去不能接受「中华民国」的名称,非坚持台湾加入国际组织须以「中国台北」或「中华台北」的名称,迫于国际现实,台湾即便委屈接受,也会和我女友一样,是无奈的受辱的。我明明叫「中华民国」,你非让我用「中国台北」或「中华台北」的名称,搁谁都不会窝心的。如今,台湾对加入亚投行的名称已经表态,「中华台北」是底线,要是让接受「中国台北」,宁可不加入。作为亚投行的发起主导方,大陆如果真把台湾视为一家的亲人,有心拉近两岸同胞心灵的距离,就应该从接受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称加入亚投行开始,以中华和解智慧正视中华民国的事实存在,这也应该是落实「寄希望于台湾同胞」政策的最有力方法。

当前,台湾朝野都认为中华民国是台湾加入亚投行最有尊严的名字,大陆就要大让小,痛痛快快地接受。对于大陆而言,只要把中华民国当成一个非主权国家的经济体,接受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称加入亚投行,并争取让台湾成为亚投行的创始会员,就把长期困扰两岸和平发展的两岸政治关系的难题给化解了。以中华民国现有的宪政体制治理台湾,虽然尚需改革,但能顺畅运作,大陆干嘛不把包括名称在内的中华民国现有的宪政体制完整保留下来呢?至于台湾内部怎么解读,大陆也不要去计较。台湾继续坚持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在九二共识基础上,甚至也可以把大陆当成一个非主权国家的经济体,这只是一时难以放下的自慰心结而已,不会得到国际社会承认。

一个中华民国,两岸各自解读,不仅能够化解台湾加入亚投行的名称争议,也为今后台湾加入大陆主导的其他国际组织提供一个可以套用的「共赢模式」,而且对于未来促成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实现两岸关系正常化,以及解决台湾国际生存空间等问题,也都有借鉴意义。

最后,大陆愿不愿接受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称加入亚投行,对于我们这些庶民百姓而言,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只要能够让两岸老百姓真正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过上好日子,这比什么都重要。只有那些心里没有人民、胸中充满私欲为政者,才会把加入亚投行名称的面子看得比两岸人民福祉的里子更重要。以此与两岸政治人物共勉。

●作者杨海峰,河南,大陆民间学者。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讨论与声音,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

版权声明:图片为版权照片,由东方IC供《ETtoday东森新闻云》专用,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未经东方IC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