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止热卖保险商品? 保险局紧盯保单解约率
从明年1月1日起,保险局将紧盯保险公司保单解约率(脱退率),首次要求回溯前5年已卖出的保单,整个商品最长要看之后10年脱退率状况,若实际脱退率比送审时预估来得高,保险公司就要考量商品可能赔钱、是否停售。
保险局日前表示,明年起将强化保险商品售后管理机制,要求保险业设立保险商品管理小组,每半年要招开一次管理小组会议,若热卖的主力商品送审精算假设的脱退率,跟售后实际脱退率偏离程度过大,保险公司必须做出因应,若未做任何因应措施,将有可能吃上罚单或解除经理人或董监事职务。
所谓热卖的主力人身保险商品,是指当年度新契约保费收入占前90%的前10项商品。当这些主力商品的偏离程度达10%、非利变型保单投报率达1码、利变型2码,公司就要采取因应措施。
保险局副局长蔡丽玲表示,每个商品在销售前都会精算预估脱退率,但若贩售后实际脱退率比送审时来得高,保险公司就要考量商品可能赔钱、是否进行停售。目前是要求管理小组需回溯前5年的保单,整个商品最长看后续10年的脱退率。
保险局也表示,若预估脱退率跟实际差距过大,就算保险公司决定将商品停售,因为解约率已经偏高,必须要有后续因应,例如要增提责任准备金,若造成保险公司亏钱的话,可能需要增资。
而保险商品开发后的管理作业,是纳入保险公司内稽内控规范中,若保险公司违反,保险局可以依违反内稽内控,罚款60万元至600万元,还可以用保险法第149条「违反法令、章程或有碍健全经营之虞」,最重可以解除经理人职务、或解除解除董监事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