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骨质疏松做4种运动才有效! 骑脚踏车、游泳都错了

骨科医师严可伦指出,如走路、慢跑、爬楼梯、重训等,结合负重与撞击的运动,才能对改善骨质疏松有帮助。(示意图/达志影像)

运动能提供骨骼健康,有效预防骨质疏松,但并非所有运动都有帮助。台中光田医院骨科主治医师严可伦就指出,如走路、慢跑、爬楼梯、重训等,结合负重与撞击的运动,才能对改善骨质疏松有帮助;反之,近年来流行的骑脚踏车或是游泳,就没有什么效果。

根据国民健康署2017~2020年「国民营养健康状况变迁调查」结果发现,65岁以上长者约每7人就有1人有骨质疏松,女性比例高于男性,且随年纪增加。骨科医师严可伦在个人脸书专页发文,表示不同的运动对改善骨质疏松有正面跟负面效果,并分享4个有助改善骨质疏松的运动:

1、走路:严可伦指出,走路对股骨颈骨质密度的改善效果很明显,且快走比慢走的效果更好。

2、慢跑/跑步:严可伦说,慢跑可以有效改善成年人腰椎、股骨颈与跟骨的骨质密度。可透过持续的跑步训练,减少相关部位骨质密流失。

3、爬楼梯:严可伦表示,爬楼梯也是一种简单又有效的运动。可以改善腰椎、股骨颈、股骨近端等多个部位的骨质密度。

4、重训:严可伦表示,根据研究显示,阻力/重量运动可有效改善腰椎、股骨颈的骨质密度。

归纳总结,严可伦指出,预防骨质疏松的运动要有负重(例如股骨乘载上半身的体重)跟撞击(例如跑步、快走会有轻微冲击)才有效果。他进一步说明,有的人热爱爬山,还背装备,这种对改善骨质疏松就很有帮助;反之这几年流行的骑脚踏车、游泳,以及很多长辈喜欢的太极拳,对改善骨松没有什么效果。

严可伦也提醒,运动目的本来就不是只有改善骨质疏松,不要因为「对骨质没帮助」,就舍弃自己喜欢的运动,运动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且要量力而为避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