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曾志伟「佛系」建筑 远征威尼斯双年展

文/高宜凡  摄影/陈之俊

略带凉意的春日午后,离开捷运士林站短短十分钟车程,在至善路的一处小山坡下车。循着阶梯往上,沿途尽是年代感十足的老家具和洋溢南洋风情的艺术品,一处彷如农业温室和民宅交错的奇异空间出现在眼前。

我们来到「自然洋行建筑事务所」。抵达后,午后阳光突破云层,让周遭环境都暖了起来。

自然洋行的创办人是40岁出头的建筑师曾志伟,自从2014年获得ADA新锐建筑奖,在建筑界旋即声名大噪,自此,很多人不再把他与同名的香港资深影星混为一谈。

不久前,曾志伟又在台湾美术馆征选活动大放异彩,和策展伙伴草字头国际」以《台湾郊游——原始感觉共同合作场域计划》(Primitive Migration from/to Taiwan)脱颖而出。将代表台湾前往义大利参与2020年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特殊本土种,着迷原民文化

说起话来轻声细语、经常若有所思的曾志伟,一身素雅白衬衫和黑长裤的装扮,感觉比较像住在山上修行者;而非动辄设计语汇的建筑名家。

既非名校学历,也未曾出国深造,甚至连在国际事务所镀金的历练都没有,曾志伟少了光鲜头衔加持,创业前期更是没没无闻,直到近年才崭露锋芒,职涯之路,倒吃甘蔗。唯一与众不同的是,他对建筑美学的养成,启迪于南洋自然文化。

身为家中长子的他,从小就被父亲送到离台逾2000公里的南太平洋群岛帛琉,打算当成赴美求学的跳板。没想到后来帛琉独立、脱离美国治理,海外生活5年多的曾志伟只好返台。

刚回来时,除了得设法跟上课业,曾志伟也不适应都会的生活节奏,一有空就往山上跑,不久认识了原住民艺术家撒古流」,自此深深着迷于成堆的文史收藏和原住民艺术品,还时常到屏东申请甲种入山证到三地门部落,「家人也不知道我去哪?只看我动不动就搬一堆石头回来,」他苦笑。

后来因为工作,曾志伟曾到南洋国家巴布亚纽几内亚待了几个月,不久又爱上峇里岛小镇乌布(Ubud),每年都会去放空、滋养灵感。

他发现,乌布不但有很多艺术家和建筑师,更有充满灵性的自然信仰和原始文明,而且当地人盖房子不能高过椰子树,还需征求左邻右舍的同意,对环境非常尊重。

刻苦创业,练就自在步调

最近因疫情影响,义大利灾情惨重,原订5月底启动的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延至8月底,半年展期也缩短成三个月,让相关单位阵脚大乱。原本该在欧洲实地演练的自然洋行,也难逃干扰,只是,曾志伟还是相当淡定、一副「佛系」样。

因为,比这更惨烈的状况,他都经历过了。

从小就爱画图的曾志伟,大学选志愿时想填艺术类科系,但家人反对改填建筑,他坦承,「当时根本不清楚建筑在做什么,只知道可以画画。」

退伍后,他到陈耀东建筑师的「大壮联合建筑师事务所」磨练,本想存钱出国念书,也申请到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结果一直未能成行,还在30岁那年大胆创业,人生计划不断改写。

有趣的是,曾志伟的创业念头,来自一场西班牙旅行。那年,他跟朋友到西班牙朝圣大师高第作品,结识许多同业。「看到西班牙建筑师每天都喝(酒)到好晚,盖出来的作品还是那么棒,就觉得自己应该也能办到,」没想到,初出茅芦就碰上重挫景气的SARS,工作室无案可接。他曾去路边发传单,结果只接到一通电话,「还是打错的!」

半年后,伙伴选择转行,剩他一人苦撑。创业前十年,自然洋行一直挣扎求生、屡屡面临断炊,幸好总有贵人即时援手,才勉强撑下去。「虽然苦,但心里就是一股不甘愿!」曾志伟回想。

直到2013年完工、获奖连连的「大溪茶厂」,总算让曾志伟被外界看见,帮事务所步上轨道。

不变的是,再多业主慕名而来,曾志伟仍维持一贯随遇而安的自在步调,只想在每个场域做自己认为最适合的设计。行销公关总监杨佩璇妙喻:「所以要来合作的业主,也要很有觉悟。」

不强加设计,让心慢下来

说起来,曾志伟的作品难以归类,既无张牙舞爪的设计手法,也找不到临摹他人的痕迹。

唯一共通之处是,这些建筑都很「轻柔」,跟周遭地景生态呈现「和谐」共存的状态,且散发静谧的神秘感,当人游走在里头,不由得心就静下来、步调也跟着慢下来。

例如,即将前往威尼斯的五件作品之一,位于苗栗香格里拉乐园南侧、被誉为森林美学新代表的「勤美学—森大」(The Forest BIG),就是善用游乐园老旧水族馆,以轻钢架搭成的飘逸空间,用不抢目光的灰色网布包复成近300米的拱圈长廊,减少在森林里出现建筑的违和感。

另一个位于峇里岛的作品「天然修道院」,则是在山洞旁建造一座低调的黑色神庙。透过轻柔的材质和微微露光的建筑,展现当地人的虔诚信仰,还有对于自然的敬畏。

元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系阮庆岳评论,曾志伟的作品不但具备诗意的轻盈风格,也会思考如何结合在地的自然素材,跟2002年的普立兹奖得主、澳洲建筑师Glenn Murcutt,有着不谋而合,「轻触大地」(Touch the earth lightly)态度。

事实上,曾志伟并未因争取威尼斯双年展任务,刻意展现台湾的建筑主张,反而不忮不求,只将过去几件作品收拢,对自家建筑理念进行整理。

国美馆馆长林志明观察,这次的「台湾郊游」策展内容,不仅超越以往对威尼斯展台湾馆的想像,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提议,巧妙呼应了本届策展人、麻省理工学院(MIT)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Hashim Sarkis设定的主题:「我们如何一起生活?」(How will we live together?)

另一位评审、交通大学建筑系教授曾成德也指出,曾志伟的想法,代表台湾历经高密度开发和急速人口成长后,对原始和空白的渴望。

「物质阶段过去后,情感面的东西就会慢慢形成,」曾志伟反思,当高房价和高空屋率并存、年轻人放弃买房、愈来愈爱老建筑,表示人们不再只把建筑视为个人财产,对空间的想法已经不同。

如何在步调紧凑的城市丛林,寻得一处拥有自然和安静的思考空间?而已过度开发、空间密度逼人的台湾,又该如何描绘未来的城乡愿景?就靠曾志伟这种具备想像力的建筑师发挥创意了。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城市学》频道;更多文章请上官网:https://city.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