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李安以同情心弥补经验 中场战事拍出苦难人生
文/陈芳毓
李安导演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使用号称「未来3D」的超高解析技术,用最高科技,拍最深的人性,逼观众去检视、同情,与残酷真相正面对决。
李安甚少开怀大笑,就算最近带着他的超实验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回台湾举办全球首映会,40、50支摄影镜头一字排开,他嘴角也很难上扬超过45度。
继改编小说《断背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拿下两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后,擅长将文学视觉化的李安,再度将美国小说家班.方顿(Ben Fountain)作品《半场无战事》搬上荧幕。
电影描述派驻伊拉克的19岁大兵比利.林恩,在战场上援救同袍的画面被记者拍下,政府为平息国内反战声浪,安排林恩等人参加全国巡回活动,宣扬爱国主义。 这部电影使用号称「未来3D」的超高解析技术,全球仅五家戏院有相应放映设备。其中一家是台北京站威秀,票价达新台币800元。
11月初,《远见》与大爱电视台节目《静思书轩心灵讲座》共同采访李安。从小小监视器荧幕细瞧,他原本说话就慢,因为累,每一句话仿佛都是硬撑才说得完。 「你希望这部片带给观众什么?」访问一开始记者问。李安眨眨眼,仿佛被启动了情绪,「同情心。无论是打仗的军人或住在伊拉克的人,都需要我们感同身受地去了解。」
从影26年,李安没有「几岁、拍什么主题」的规画,挑主题全然出于好奇,有拍片冲动时,先估量自己对主题的困惑程度。一周就理清的困惑,没兴趣;思考十年都梳不顺的纠结,才会激发他去触摸的冲动
李安的电影作品乍看没共同主题,同性恋牛仔、美女间谍、船难少年、心理创伤的军人,都是主角。是好奇与同情,使一个个来自边缘的苦难人生跃上主流,全球皆知。
然而,李安大学落榜、36岁执导电影,人生虽然不算一帆风顺,但也无灾无难,为何能将苦难刻进观众心里?
李安笑了笑,「我的同情心,至少在戏剧上,是比较强的。」同情心弥补了经验,使他能把别人的痛,当成自己的事一样导演出来。
2012年拍完《少年Pi的奇幻漂流》,李安陷入对宿命与因果的迷惑。正巧有人给他《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原着小说,小说描绘半场秀与战争间的虚实对照、正常与荒谬的辩证,深深吸引他。于是,李安把上部片子没说完的、关于因果的故事,留到这部片继续拍。
没打过仗,但从小成长在爱国口号震天的时代,使他注意到军人夹在「英雄」与「凡人」的裂缝中,「那些庆祝活动、对爱国主义的宣扬,对于真正在里面的人,是虚空的。」
电影有一幕,男主角比利不知为何而战,与情同父兄的班长聊起印度宗教中的「果报」(karma),要他「找一个比自我更巨大的信仰」;尾声时,画面扫过一个躺在吉普车里的印度象神玩偶,仿佛战死战场的班长替身。
原着小说并没有这些桥段,都是李安自己加的,以突显军人在战场、在祖国都不被了解的孤立无援。
这几年来,他也一直在研究新的电影表现方式。李安相信,改变观影方式,也会左右观众观影心态;原着小说充满主角的内在思绪起伏,正好能靠科技引导观众深入角色。
因此,他决定,用最高科技,拍最深的人性。以每秒120格、3D立体影像、4K画质,将解析度撑到最高,逼着观众去检视、去同情,与日常转头就能回避的残酷真相,正面对决。
「120格、3D立体影像、4K」这些数字,代表什么样的观影体验?电影一开始,就看到一支放大版的偌大诺基亚手机震动,睡梦中的比利.林恩从床上被吵醒,翻身伸手来抓。立体影像仿佛突出了荧幕,观众不像坐在电影院,更像坐在比利床边,目睹这场荒谬爱国之旅的开端。
另一个桥段,美军半夜冲进一个伊拉克家庭,一时间女人尖叫、孩子哭泣、男人怒吼,男主人被强行带走。镜头最后停在孩子的眼神,吓到不知流泪的黑色瞳孔,满是恐惧。
而剧中最高潮的半场秀,李安用球场上绚烂的烟火,与比利脑中隆隆的战火虚实交错,突显这种表扬形式对军人的折磨。男主角的脸庞几乎塞满整个荧幕,抽蓄的嘴角、泫然的瞳孔、小鹿般受惊、充满血丝的眼神,令人看得揪心。
男主角乔‧欧文(Joe Alwyn)说,拍片时,镜头紧贴演员的脸,「甚至只能看到摄影机,根本看不到对戏的演员。」
许多人以为3D就该用来拍科幻动作片,李安却说,「3D最该做的,就是对脸的阅读。」因此,片中演员全部素颜上阵,让观众无须透过刻意的表演及台词,就能看透他们的感受。
电影检视人性,抚摸彼此心
「(电影)好像一个梦境,过去是雾里看花,现在突然看清楚了,有检视的作用,」李安用电影检视人性,要的不只是锋利如手术刀的理性剖析,更想透过故事来抚摸彼此真正的心。
他在11月初台北的首演记者会上自曝,「看这种规格的电影,感官会全部打开,现在的我,是很容易受伤的。」直视自己的脆弱,始终是李安作品动人的原因。
但李安的脆弱藏着刺一般的叛逆。他习惯在卖座大片后做创新实验,如《卧虎藏龙》后,他拍《绿巨人浩克》;《断背山》后,他拍《色‧戒》。创新令人惊艳,却往往酿成票房悲剧。
因此,接在奥斯卡最佳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之后,《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评价两极。有人指高清画面使人不易入戏,也有人认为值得第三座奥斯卡奖。 11月11日电影上映,两周全美票房仅约1200万美元,落后隔周上档的科幻片《奇异博士》(Doctor Strange)。但台湾影迷仍旧力挺,《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拿下首周票房冠军,京站威秀在11月底前,好座位几乎全部卖空。
艺术保有同情,是最大挑战
做为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两届奥斯卡最佳导演,李安已登上生涯颠峰。 在片场,只要他开口,数百位工作伙伴就会拚命去实现。演员与工作人员为达成他的要求,大多吃足苦头,他却经常自责「不知民间疾苦」。
「不晓得要坚持,还是人性化一点……艺术上是好事,可常常很折磨人,」李安长叹了口气。
他坦承,最大的考验不再是技术,而是如何在追求至高的艺术价值时,仍保有同情。
成名后,生活也变透明。人人都对他投射想像,政府叫他「台湾之光」,还有路人直直走到他面前,感谢大导演给了出柜的勇气。善意美言听多了难免犯腻,日积月累,就成了一股疲惫感。
「有时会有种虚妄的感觉,会有一点叛逆心,」不过回想起来,人们多数是好意,李安也视为一种「福份」。
因此,当人们想跟大导演合照、告白,他也乐于扮演「人形立牌」,「看他们跟我照过相就很兴奋,看他高兴,我会有一种喜悦。」
李安将矛盾归因于宿命。他说人都要参悟,有人念经、有人苦行,他却隐身浮夸的好莱坞,选了「电影」这个色相万千的途径,将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浓缩在120分钟,冲到最高潮,再回归平凡。
「无论喜剧、悲剧,还是要有慈悲心、同情感……最后,我希望看到爱与平静,」李安说。
李安再度坦承,62岁的他,对天命已不再挣扎。「我这辈子来,好像有不可承受之重;因为无法承受,所以必须想开一点……这样想的话,比较平静。」
或许,将他嘴角牵引向下的,就是真诚与同情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