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世界变化太快太复杂 快乐再成新显学

文╱蔡立勋

想快乐,真的好难?

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曾说:每个人都想快乐,但要得到快乐,我们得先了解快乐是什么。

这个答案,到了21世纪的今天,依然是人类追寻的标的。

也许你也注意到了,最近几年,市面上有关快乐、幸福的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学者纷纷展开临床研究,不外是想一窥快乐如何产生、如何维持的秘诀。甚至还衍生出一门「快乐学」,成为美国耶鲁大学哈佛大学两所常春藤名校最红的课程之一。

「快乐」列为各国施政指标

根据英国《卫报》(The Guardian)报导,早在2008年,当地百年名校威灵顿公学(Wellington College)就曾开设「快乐学」课程,当时却引起教育界一阵哗然。多数意见认为,「如何快乐」不应成为一门课,学生修了这堂课,得到高分就代表很快乐吗?

但,十几年后,人们对快乐学的看法已经改观!也许因为世界变得太快太复杂,快乐反而成为现代人的共同想望,成为全球显学,也是各国施政重要指标。

2011年,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OECD)发表「美好生活指数」(Better Life Index)。隔年,联合国将每年3月20日订为「国际快乐日」,并发布「世界快乐指数报告」(The World Happiness Report),以经济表现、社会支持、健康预期寿命,及政府贪腐程度等客观指标为标准。2019年结果出炉,由芬兰夺冠,丹麦、挪威位居二、三名;台湾排名25名,比2018年上升一名,继续站稳东亚冠军。

这些调查的标准或许不同,对快乐的追求却一致。「人类文明发展,是在追求快乐、幸福,不是追求钱。追求钱,是因为认为钱会带来快乐、幸褔,」研究快乐学多年,资策会前副执行长、资拓宏宇董事长黄国俊观察。

翻开哈佛、耶鲁深受欢迎的「快乐学」课程,都以正向心理学为基础,讲述如何透过转变心态与作法,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的确,谈到快乐,浮现在许多人脑海的,往往是正向心理学。提倡者、美国宾州大学教授马丁‧沙尼文(Martin Seligman),将其定义为「用科学方法,研究最优化的人类生活功能。」

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助研究员、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助理教授张仁和指出,这项概念,最早能追溯至80年代的美国。当时,许多名校大学生滥用药物成习,心理学家从研究发现,若能强化个人自我价值(Self-esteem),便能减轻药物滥用。

包括加州政府、各地方组织无不持续研究、推广自我价值,到了90年代,带动正向心理学兴起。2006年,《秘密》(The Secret)在全球出版后,更将这股风潮带到最高。

「要改变你的状况,首先必须改变你的想法。」《秘密》传授正向思考力量的法则,该书四个月就销售破500万本,成为美国史上最畅销的励志书

过度正向 恐沦为情绪压抑

正向心理学概念在学界有过几次论战。2011年,美国心理学协会官方刊物,发表对正向心理学庸俗化、夸大宣传的担忧。

这并非毫无根据。反对者认为,人的情绪形成,相当复杂,通常得在完整的脉络下,才能适度地解读,并不像正向心理学主张,能轻易把情绪分成「正向」「负向」,且其鼓励人们遇到困难时,尽量往正向思考,等同压抑负向的那一面。

「你的正向是真的正向吗?还是为了逃避痛苦?」看见心理咨商所临床心理师李介文指出,认清现实、了解自身状态,才是启动正向思考的第一步。

如同电影《脑筋急转弯》(Inside Out),主角莱莉(Riley)脑中的喜悦、忧伤、愤怒、厌恶与惊讶等五种情绪,各司其职,没有谁比谁重要。

以正向心理学研究见长,美国宾州大学华顿商学院教授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过去受访时也直陈,正向思考或许对短期内的恢复情绪有些帮助,但也可能伤人。「这样的氛围会使人隐藏真实情绪,导致人们无法好好处理伤口,」他道出担忧。

无论是正向思考、建设性思考,「有个重点是不要太用力,」振芝心身医学诊所主治医师洪敬伦观察,很多人看待正向思考,「有点像啦啦队摇旗呐喊,(认为)明天的我要比今天更好。」反而会把自己推往目标导向,加诸压力

张仁和分析,过度的自我价值和正向思考,会丧失对自我能力认知的现实感。当正向思考不断强化,一味告诉自己「我很棒」,容易使人变得更极端,甚至连中性的意见也无法接纳。

活在当下 学习面对挫折

当全球反思正向心理学失控时,也有愈来愈多人开始正视并拥抱「负能量」。有好一阵子,脸书等社群平台上,与负面情绪相关的贴文,常引起共鸣。格兰特建议,当我们面对逆境,别试着立刻改变情绪,反而应学习接受负面情绪、承认压力与伤痛。

「人生怎么可能没有压力?我不会期待一帆风顺,有面对压力的能力比较重要,」李介文说。

物极必反。过度正向思考会使人失控;但在负面情绪中循环,可能使人罹患忧郁症。能学着在两者间取得平衡,才是解方

相对于把情绪分类为正向、负面,主张让心回到当下的「正念」(mindfulness)风潮,这几年从西方吹到东方。Google、苹果、美国职篮(NBA)金州勇士队,到国内的广达电脑、台积电等知名企业,都在内部开设相关课程。2014年2月,《时代杂志》(TIME)也以「正念革命」为封面专题。

1979年,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在美国麻州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成立正念中心,将在各科别做过治疗、服了药,病情却无起色的患者集中,进行为期八周的「正念减压课程」。

结果发现,在情绪、疼痛、压力等指标上有所改善,也促使各家医疗机构效法。如今包含史丹佛大学附设医院在内,北美已有超过300家医疗院所设有正念减压门诊。

正念不只可修复情绪,研究也证实,练习正念,能增强脑部调控情感、专注力,尤其能降低忧郁症复发的机率。

究竟什么是正念?洪敬伦解释,「正」不是指正向,而是正在、不偏不倚,「念」是今天的心;换句话说,是觉察当下身心的所有现象,以及感知外在。

举例来说,当与友人用餐,就好好享受这段相处时光、细细品尝食物风味,别滑手机,也别想回家还有什么工作得完成,否则只是让自己更焦虑。

面对忧郁、压力、焦虑,我们常试着改变它,但念头愈转愈烦。就像你眼前有杯混浊的水,无论用任何方式搅动,只会更污浊;唯有静待杂质沉淀,才能见得原始的清澈。

也因此,正念的另一要素,是无分别心、放下判断、执念,在面对挫折时,才能更快进入解决事情的状态。「事情发生的当下,一定有情绪,但不要抓着情绪不放,这需要训练,」曾是忧郁症患者,用心快乐社会企业创办人赵士懿分享经验

但,只要好好练习正念,就一定能快乐吗?「与其说它是万灵丹,不如说是种生活态度,而且就像运动,要持之以恒,」张仁和提醒。

洪敬伦强调,正念不是与世无争,是觉察自己心性后,做出该做的行动;正念也不是修行、遁世,每个人学习正念后,还是得面对原本的问题,找出解方。

听起来老生常谈,但,快乐真的没有学习捷径,唯有活在当下,练习与各种情绪同在,从根本改变惯性思考,不求粉饰太平,面对、接受、处理它,才能活得自在。境由心造,当人自在了,内心自然能感到快乐。

Box

台湾大专院校也掀快乐风潮

成大、北护大大仁科大

「幸福学」课程各领风骚

当「快乐学」风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名校,台湾从南到北,成功大学、政治大学、大仁科技大学、台北护理健康大学等校,也自2012年起,陆续开设「幸福学」课程。《远见》记者实地走访这几所学校,分析各自特色。

成功大学:重视体验,曾是全校第二热门通识

有17年咨商辅导经验的成功大学学生事务处心理健康与咨商辅导组临床心理师廖聆岑,正是该校「幸福学」通识课程的主要推手。

她表示,通常学生面临问题,才会到咨商室,但她认为,学生应该平常就学习如何让自己更好、更快乐,便在2012年开设「幸福学」。

这门课,修课上限60人,登记选课人数曾在2016年超过1400人,名列成大第二热门通识课。

廖聆岑透过课程设计,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快乐、幸福的定义。她特别规划了「失败日志」「自我大挑战」二堂课。

前者回顾生命中某次挫败经验,让学生反思,如果再遇到类似情况,如何缩短情绪受影响的时间。

至于自我大挑战,则是完成一件自己一直不敢尝试的事。有人在校园做自由拥抱(free hug),有人向父母出柜等。当实际执行了,即使失败,心里会更踏实。

多数人对幸福的定义是生活很顺利、完美。但廖聆岑认为,当遇到挫折,还能平静面对,才能真正走在快乐的道路上。

台北护理健康大学:推动BMI心指标,养生也要养心

「身体有体适能检查,大部分的人知道怎么养生,却不知道怎么养心,」研究心理学多年,台北护理健康大学人类发展学院院长李玉婵,有感于国人普遍不重视心理健康,她建构了「BMI幸福心指标」:「Be-friends」(友善亲密)、「Mindfulness」(正念)以及「Identity」(意义认同),并与社区健检合作,让民众检视心理状况。

受试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状况评分,满分10分,若低于6.5分,就可能有忧郁倾向。

为了让学生在年轻时就能留意心理健康,去年9月底,她更进一步在北护大开设每堂0.1学分的「幸福学」,为期六周,找来不同专家演讲。

「当你开始觉察身边的幸福从哪里来,才会更珍惜幸福,」是许多学生给李玉婵的反馈。

大仁科技大学:全校必修,15名教授编写专属课本

驱车来到位于屏东的大仁科技大学,还没走进校园,就看到校门旁的大石头上,刻着「幸福大仁」四个字。

2013年,大仁科技大学校长王骏发推动「幸福学」课程,隔年将其列为全校必修通识,并找来14名校内教授,编了《幸福学概论》,做为上课用书。

「幸福有很多观点,」王骏发解释,大仁科大的「幸福学」,是由护理系药学系社工系、餐旅系等教授轮流授课,也是与他校最大的不同。

电机工程出身的王骏发相信,科技始终来自人性,「人性」,就是为了让人类活得更快乐、幸福。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6月号;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官网:https://reurl.cc/2VO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