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只能靠吃药? 4招「行为治疗」效果比安眠药还好

▲许多上班族都饱受失眠困扰。(图/示意图记者李佳蓉摄)

记者严云岑台北报导

失眠已成了现代人共病台湾睡眠医学会委托研究显示,全台慢性失眠盛行率高达11.3%,国人服药量也高得吓人,卫福部食药署统计指出,台湾每年服用3亿2千7百万粒安眠药,等于每人一天要吞14粒。为了解决失眠患者药物的依赖,高医精神部推行「认知行为治疗」,透过4方法减低每日服药剂量,一名严重患者在施行1个月后,成功将3剂药减为2剂,效果显著。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部主治医师苏振翔表示,示当睡眠被完全剥夺后,会出现躁动不安、注意力下降、短期记忆变差情况,少数人甚至会出现错觉幻觉、妄想与视觉错乱症状。即便是缩短睡眠的时间来进行部分睡眠剥夺研究,亦有机会致使工作效能部分下降。

苏振翔诊间观察发现,民众并非喜欢吃安眠药,而是很多人不知道除了吃药外,还有其他治疗选择。而安眠药的优点药效快,缺点则是停药后容易复发,因此,许多患者会对吃药、睡觉感到焦虑,睡眠品质越来越差,药量也越用越大。

▲失眠只能靠吃药?4招「行为治疗」效果比安眠药还好。(图/示意图/记者严云岑摄)

为了解决失眠患者困扰,高医精神部利用认知行为治疗概念设计出一套针对睡眠障碍的非药物治疗协助方案内容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

(1)睡眠卫生契约条列重要的睡眠卫生事项,并与个案约定遵守(2)学习放松技巧:安排生理回馈治疗,并提供放松光碟回家持续练习(3)睡眠日记纪录就寝、起床的时间及大致的入睡时间(4)睡眠调整:利用刺激控制法与睡眠浓缩法修正睡眠习惯及时间。

苏振翔解释,睡眠放松技巧中,有提供3种放松方法,包括腹式呼吸、冥想式放松及渐进式肌肉放松,每套约2分钟可做完,睡前施作效果最佳。睡眠刺激控制法则是要求病患,除了睡觉与性行为以外的时间不用床铺,让大脑认知「床等于睡觉」,进而达到制约效果。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部主治医师苏振翔。(图/高医提供)

高医精神部团队过去1个月曾收治8名长期使用两种以上高剂量安眠药的个案,在接受认知行为治疗后,不仅自觉睡眠状况改善,睡眠自我评量表的分数亦呈现进步,并有3名个案的安眠药使用剂量获得下降,另2名表示愿意尝试减低安眠药剂量。

其中,最严重的患者是名50多岁女性原本需服用3线高剂量药物,且用量皆超过最高建议标准,在经过1个月的训练后,成功将3线药物减为2线,不仅睡眠作息、品质改善,每天服药量也减量1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