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见杂志/向下扎根 适性辅导3阶段打造技职新蓝图

撰文/林珮萱

过去的思维太单一,认为学科成绩优秀学生才有前途技职生被视为二等生。林腾蛟反驳这种思维,强调成功的模式有很多种。学习技职,将来不等于是领低薪低阶劳工

教育为百年大计,做为全台第一大的县市,要掌管市内超过300所国小、国中高中职,可想而知,身为新北教育局的最高主管会有多忙。

5月21日这天,新北市教育局局长林腾蛟从一大早便行程满档。

上午出席国中技艺竞赛颁奖典礼、赴议会备询、主持多场工作会议等,直到傍晚6点过了下班时间,好不容易才抽出空档接受《远见》专访。

他的办公桌面的左右两侧,摆满成叠的公文和报告资料,桌面前方还贴满密密麻麻的便条贴,代办公务不计其数。

尽管奔波一整天,但一谈起技职教育,林腾蛟的眼神和语气之中,仍然充满无法忽视的热情

新北市首任教育局长

2011年新北市正式升格,林腾蛟成为第一任教育局局长。

综合了过去在教育部职司服务将近20年的历练,加上担任教育部技职司长和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长等重要职位,来到新北市的这两年多,林腾蛟努力推动了不少教育政策,皆创全台各县市之先。

技职教育就是创造让每个孩子有成功的可能,技职学生只要选定领域、好好下功夫,奋力而为就有成功的机会

父亲启发踏入教育界

林腾蛟之所以投身教育界,和父亲有很大的关系。他的爸爸林振凤从前便是台南蚵寮国小的教师,现已退休。

从小成长于台南北门乡蚵寮,一个沿海偏僻的小渔村,小学毕业那年,林腾蛟凭着优异成绩、拿奖学金进入港明中学就读。

之后,林腾蛟考上台南一中、高雄工专与屏东师专三所学校,但考量家境,选择有公费的屏东师专就读,毕业后被分发至新北市的小学任教。

一心向上的他,边教书,还报考大学插班转学考,白天上班,晚上到淡江大学电算系上课。

大学毕业后,通过高考进入行政院环保署担任职员。当时他再度带职进修,取得台师大工业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35岁时,又拿到了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教育博士学位。

技职教育的体制建立与实践者

若说父亲是诱发他对教育事业热情的关键人物,就读工教所的阶段,便是他与技职教育结缘的起点。往后数年内,林腾蛟陆续取得多项公职人员高考资格。

1990年底,进入教育部技职司任专员,陆续接任教育部技职司科长、专门委员等职,参与多年国内技职教育政策制定,及推动技职教育行政业务规划与执行工作。

回顾过去,他在教育部任职期间,积极畅通技职学生升学机会,推动及策划五专、四技二专、二技多元入学方案,执行技职学校在校生丙级专案技能检定,提升证照效用、修订同等学力规定,推广证照等同文凭的观念

林腾蛟无疑是台湾技职教育体系制度建立与政策执行的重要实践者之一。

三阶段打造新北市技职教育蓝图

2011年,他接任新北市教育局长后,为新北市擘画的技职教育蓝图,可概分为三大区块。

首先,以高职阶段为基准点,规划建立「指标性高职」。

林腾蛟举例,在台北市讲到高职,大家都会想到大安高工,因此新北市希望运用类似的概念,未来将重点辅导2~3所指标高职的诞生。

指标高职的意义在于,作为整体新北市职业学校的领头羊,建立新北市的品牌特色,一旦指标高职步上轨道,便可将成功模式复制到其他学校,建立「高中职旗舰计划」,要让校校都有特色。他强调,绝不是要让高职变为升学至上的明星学校。

此外,也依新北市在地产业需求,设置特色群科,如莺歌工商便可利用当地悠久的陶瓷生产历史,发展陶瓷作为特色群科。

向下扎根 辅导国中生认识技职

其次为向下扎根,也就是国中端的职业试探办理国中技艺教育。

根据新北市统计,2012年暑假举办的暑期国中技艺教育试探育乐营活动,共办了42梯次、有1146位国中生参与,市府补助了近百万元经费,给予国中生提早认识技职的机会。

其他像是国中学生技职教育宣导暨参访体验活动,也累积多达233场,几乎走遍市内所有国中,合计接触到的师生人数近1万3,000人。

至于针对国三学生所开办的技艺教育课程,101学年度两学期,合计约有77所国中、开设超过500班次、破1万2,000名学生参与,反应踊跃。

今年的国中技艺教育更编列了5,300多万元的经费,将持续扩大办理。

向上延伸 搭起和大学、企业互动的桥梁

第三个部分,则是向上延伸,推动与大学端和企业端的产学携手计划等。

瑞芳高工和同样位在瑞芳的佰龙企业合作,同时结合台北科大的分子系 (昔日的纺织工程系),以发展纺织科技为产学合作重点。

又如位在土城的新北高工,也找上地缘关系相近的鸿海企业,洽谈合作机制。

不仅是课程教学纳入业界观点,包含高职生与大学生赴企业实习、甚至毕业后的就业,都是可能涵盖的范围。

依照高职需求 明年创设产业班

关于各界讨论很热烈的12年国教,林腾蛟不讳言会有担忧,因为在12年国教的整体招生入学方法,并没有为高职的特殊性而做分流设计。

于是新北市在去年抢先全台,提出设产业班的创举,2014年开始招生。

因应12年国教实行,高中职入学将采免试入学和特色招生两大块,新北市产业班的入学,走的则是特色招生模式。

特点是,产业班可以不用考传统学科笔试,将以术科和书面审查为主。举例,复兴美工可考素描、餐饮类科则可考刀工、折口布、托盘等各种技能。

由于强调动手做的能力,取代纸笔测验,完全符合技职教育精神,4月份林腾蛟还被教育部邀请作简报,向其他县市分享这项创新策略。截至5月底,已有9间学校通过初审。明年8月新学期的开始,新北市产业班将正式上路。

回归技职本质 强调就业舍升学率

过去的思维太单一,认为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才有前途,技职生被视为二等生。林腾蛟反驳这种思维,强调成功的模式有很多种。

「技职教育就是创造让每个孩子有成功的可能,」林腾蛟坚定地说,技职学生只是选定领域、好好下功夫,奋力而为就有成功的机会。

学习技职,将来不等于是领低薪的低阶劳工。林腾蛟说,像是模具科、铸造科和冷冻空调科等领域,听来虽然冷门,但这类大学毕业生进入职场,薪水大多有4万元以上。

两年前,刚上任不久,林腾蛟便发函给市内所有高中职,要求学校不能张贴考上某某大学的红榜单,理由是「不应标榜升学率」。林腾蛟强调,新北市不会将升学率当作评核高职的绩效,而是在乎证照数。

对他而言,技职的宗旨是为产业培养人才,办学成功与否的最重要指标应该是就业表现。因此他认同,应将就业率纳入技职学校的评鉴指标。

扭转观念 带国中师生赴高职参访

不可否认,推动技职教育最困难的地方,还是在于传统价值观对技职的误解。

但林腾蛟相信,社会的认知已渐渐在改变,尤其是近几年高教快速膨胀,造成高学历高失业的种种现象,皆是技职教育再兴的新契机。

而教育部推出的第二期技职再造方案,规划200亿元的预算提升技职教育之质量。加上来自产业界的声音,强调要有技术实力的人才,这正是技职学生的优势。

要扭转社会对于技职教育的刻板印象,除了让学生认识技职,老师更是重要的族群。

新北市从去年开始,办理国中行政人员和老师的技职教育研习技专参访活动。

「如果连他们都不懂,怎么可能推荐或辅导学生来读技职?」林腾蛟解释,受师培制度影响,学校的老师多半非技职体系出身,也没有产业知识,因此去年才特别推出带国中老师赴高职和科大参访的计划。

以新北高工承办的经验为例,全天的研习会议,上午介绍高职各科系的教学内容、带往实习工厂实地参观讲解,下午前往技专校院,让国中师长们建立对高职、大学不同阶段技职教育的了解。

短短两个月,已有超过1,000位老师参加,反应踊跃,今年则决定持续扩大办理,要让更多老师都有重新认识技职的机会。

去年林腾蛟到莺歌高职视察,看到校内设备,心情只有『伤心』两个字。他边摇头边说,以莺歌高职1997年设校至今不过16年,设备老旧不说,许多教学设备不仅不符产业现况,甚至不堪使用。

随即拨了2,000~3,000万元经费,协助莺歌高职添购器材,其他高职也陆续编列相关预算。

校校均优质 让学生都能在地就学

致力推动「在地就学」,是林腾蛟最重视的愿景之一。

据统计,新北市每年5万名左右的国中毕业生,在地就学的人数约3万8000名,其余的都是外地就学,等于每4名学生就有1名是赴外地求学。他希望未来每个新北市的孩子都能在地就学。

以「社区生」为概念,在新北市已经推动两年,主张市内高中职保留约四、五成的新生名额,给邻近国中,落实就近入学的理念。

现在的林腾蛟,即使公务繁忙,每周二晚上他还是会到台北科大,教授有关技职教育和产学合作的课程,希望借此把经验传承下去。

看来只要有益于技职教育,每一项工作林腾蛟都甘之如饴、永远不嫌累!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技职专刊;更多文章请上远见杂志网: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