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6200万整建 公道五路变绿廊

竹市府打造1.6公里公道人行步道内政部徐国勇(左)21日特别前来「验收」并大赞堪称典范步道。(陈育贤摄)

往来新竹市与竹科园区要道的公道五路,过去沿线人行道狭窄、障碍物多,市府争取内政部近6200万经费整建,打造1.6公里长无障碍、植栽丰富的「绿荫走廊」,内政部长徐国勇21日特别前来「验收」并大赞堪称是典范步道。

以人为本无障碍步道

徐国勇表示,公道五不只是新竹的门面、更是台湾的门面,许多国际科技大厂设在新竹市,外宾飞机后常直奔竹市,下车第1步可能就是踏在人行道,因此十分赞许林智坚领导的市府团队积极争取经费,打造出这条「典范级」道路,像是设置汽机车停车弯,让人车分流,并将管线地下化,让人行道更好走、更美观,是1条真正「以人为本」的道路。

市长林智坚表示,公道五路是串联新竹市东西边的要道,1条好的人行道,可让居民上班族生活的更安心,这条路段人行道总计花费6199万,经费就是向内政部争取来的,因此邀请内政部长来验收,其最特别的设计是在路边停车格前后方,把人行空间从原来3.6米变成5.5米,不仅形成自然的避车湾,也有更多空间打造绿廊

打造步行城市迈大步

林智坚指出,步行城市是市府的重点施政,至今已投入超过20亿,打造了总长62公里的人行步道,包括民众熟悉的三民路隆恩圳、经国路绿园道、以及全市校园学步道,此次再把门面的公道五人行步道整平、畅通,让友善行人空间建设再往前踏出1大步。

工务处长吴堂安则表示,公道五路人行道工程不只移除消防栓电线杆变电箱等超过50处障碍物,也一并解决长期来管线、标志牌杂乱无章等乱象,过去各式管线占用既有排水沟影响排水,此次也都一并解决,让步道动线顺畅、不再杂乱无章。

此外,人行道还增加绿地空间,由单点串连成线、面,保留既有生长良好的行道树,并扩大植栽带增进乔木生长空间,改善整体人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