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精选》忧郁症年轻人未接受治疗 近四成不知向何处求助

多数罹患忧郁症的年轻人却没有接受治疗。根据《美国医学会期刊网路》的研究显示,费用问题、不知道向何处求助是这些罹患忧郁症的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不寻求心理健康照顾的主要原因。(示意图/ shutterstock)

焦虑和忧郁在全球的发生率都急遽上升,特别是在年轻族群,但多数罹患忧郁症的年轻人却没有接受治疗。根据2022年5月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期刊网路》(JAMA Network)的研究显示,费用问题、不知道向何处求助是这些罹患忧郁症的儿童、青少年和年轻成人不寻求心理健康照顾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从2011至2019年《全国药物使用与健康调查》超过2万1千名参与者样本的资料中,选取需要的数据进行就医相关统计趋势分析,了解18至25岁年轻族群不寻求治疗的主因。结果发现,在既定的12个月内,超过53%的人没有接受忧郁症治疗;在需要但未接受治疗的人口中,女性占61.1%;近57%的人表示忧郁症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

研究指出,年轻族群未接受治疗最常见的原因为,「费用」占54.7%、「不知道要从哪里获得协助」占37.8%、「认为不需要外界协助,可以自行解决问题」占30.9%、以及「害怕服药」占22.8%。

据报导,在2011至2019年间,这些因素的影响日益加重。忧郁症治疗的其他障碍包括缺乏保险、担心对就业产生负面影响以及担心资料保密问题。耻辱感、对后果的恐惧、缺乏足够的保险和具吸引力的治疗方案,使得患有忧郁症的年轻人更难获得有效的治疗。

2方法提升台湾年轻忧郁族群的就诊率

台大医院儿童精神科医师丘彦南表示,上述研究结果与台湾的研究和临床现象所见相同,在台湾,全民健保虽然可降低就医负担,但健保治疗费在精神医疗治疗项目的给付相对较低,导致精神医疗资源相对地发展不足,加上社会文化对精神疾患的负面标记仍强烈,建议可加强社群对精神疾患的去污名化、系统性地改善健保对精神医疗资源分配。

丘彦南指出,尤其是初入社会的年轻成人,平均收入较低、休假较少,可思考如何为经济能力相对弱势者设计减轻就医负担的补助方案;另外儿童青少年是经济依赖人口,身心仍在成长中,自觉与求助的经验与能力不足,因此特别需要关怀,建议1.可朝着促进社区环境的友善关怀、2.增加心理咨商及精神医疗就医资源的可近性及有效性来努力,有助于提升忧郁症年轻族群的就诊率。

学校的咨商辅导中心与线上咨询

是青少年情绪困扰的重要求助管道

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教育推广副主任戴怡君表示,根据董氏基金会今年6月于《自杀防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显示,四分之一「有明显忧郁情绪需专业协助」的青少年曾求助学校辅导老师。进一步分析,此族群求助学校辅导老师(资源)比例显著高于「情绪稳定」与「情绪起伏不定」者;而有困扰时,「有明显忧郁情绪需专业协助」的青少年,较不愿意和父母说出所遭受的状况及不愿意辅导老师告诉父母。

上述资料显示校园心理健康资源使用率仍偏低,但相较于其他资源,其可近性与信任度是青少年重要的求助管道,学校应多结合心理健康单位提供的资源,有助于正确辨识有情绪困扰的学生,并帮助他们及时求助。

如果年轻人不想向身边亲友分享压力与情绪,建议可使用董氏基金会的线上咨询平台「心情频道聊天室」,由专业人员回应,以及相同困扰的网友一起倾听,让他们从经验分享中获得同理、支持与建议。

(本文摘自《大家健康杂志》第401期)

《大家健康杂志》第4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