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诚/2018全募兵,国家安全吗?

台湾始终是对岸武力解放」的目标国防安全不容松懈。(图/花防部提供)

美国的和尚真的比较会念经?前外交部长钱复日前率领访美团会晤美方重要官员,在谈及台湾安全时,美方除明确表示台湾的安全必须靠自己,更提及募兵制是错误的,应恢复征兵制。

为何美方如此说?眼看2018年台湾就要实施「全募兵制」,剩下不到6个月的时间,究竟能否如期实施?不如,我们从科学数据来探讨。

一个国家采取「全募兵制」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个国家不需要全民国防的机制来面对军事威胁。其他理由如:国家预算、青年人生涯规画等,但这些都不会比国家安全来得重要,尤其,这些都是选票考量,不负责任的借口。

事实上一直是中立国的瑞典,近年面对俄罗斯蠢蠢欲动的军事威胁,已于2017年3月宣布取消2010年开始实施的募兵制,恢复征兵制。反观仍是对岸明订要「武力解放」的台湾,面对真实的战争威胁,需要随时能动员且熟悉战技战法后备军人,若遇突发战争时才能有效的全民国防。也就是说,除了恢复征兵制,兵役役期也必须在全民国防的考量之下规画,并确定役男在兵役期间熟悉战技、战法,如此退伍后成为后备军人,才能在最短时间恢复战力

根据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超过66%的民众对国军没有信心,其中当过兵的役男本身是最没信心的一群,因为役期太短,他们的训练不足,连带部队战力失去信心。以笔者从军的经验来看,花上一年时间熟悉装备、战技,另一年担任战备并实施战法训练,其实两年的役期设计是合理的。

或许有人论述:因应科技的提升,军队人数可先从装备及管理层面进行删减,若恢复征兵制将导致兵源过剩。面对此一议题应先考量台湾究竟需要多少军队,再讨论兵源过剩的议题。

参考以色列新加坡南韩等国家,其政治与国际情势与台湾类似,皆有军事威胁,也以科技为建军概念。这些国家军队与人口的比例是: 中华民国:人口2,300万,军队18万,军队/人口=0.78%以色列:人口846万,军队18.7万,军队/人口=2.2%新加坡:人口 546万,军队7.1万,军队/人口=1.3%南韩(美军协防):人口5,687万,军队68万7千,军队/人口=1.2%

反观对岸解放军约230万人,直接对台兵力至少26万。若从上述与台湾类似国家的军队/人口比例来看,国军应维持在至少1.2%,也就是28~30万的军队才合理。

▲美方认为,台湾的安全还得靠自己,应该要恢复征兵制。(图/记者季相儒摄)

其实,如果真担心役男过剩的问题,笔者建议可将之编入「国家防灾部队」,成为民防消防、治安的力量。尤其立法院通过的《灾害防治法》中明订,救灾为国军的任务之一,然而国军不应因为执行救灾而偏离战训本务。回归到全民国防架构下的国家防灾部队,第一年可接受基本军事训练,先熟悉装备与战技,第二年再训练及执行《灾害防治法》中定义之任务。若仍有闲置役男,再使之进入现行的替代役系统中。

以目前试行的募兵制来看,要达成「全募兵制」很难成功,虽国防部表示自2013年施行以来,近3年每年的募兵达成率都超过100%:2013年募兵目标28,531 达成 10942,达成率38%2014年募兵目标10,557 达成 15024,达成率142%2015年募兵目标14,000 达成 18550,达成率132%2016年募兵目标15,000 达成 16763,达成率111%

不过从这些数字来看,笔者有兴趣的是2013年的目标数28,531是怎么订定出来的?为何2014年至2016年的目标数都略低于前一年的达成数?此外,2013年的目标数28,531很接近国军过往每年义务役征兵入营的数目。假设自2013年招募到的志愿役官士兵全部继续留营,2017年的募兵目标,至少要补足目前在部队服役的义务役约23,000人,才能维持国军目前编制18万的战力。国防部是否有能力在剩下的6个月招足?以目前因年金议题,严重打击青年从军的社会氛围来看,很困难!

事实上,本次访美时美方亦不讳言的表示:台湾虽继续向美购买武器,却欠缺自我防卫的强烈意志。尤其,募兵制不仅无法提升军队的素质,反而造成国民对于安全防卫意识的普遍低落。「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笔者建议:以国家安全、全民国防为前提,应立刻恢复役期二年之征兵制,加强心理国防,重建有量精、质高、有战力的国军。

好文推荐

张诚长程多管火箭弹 台海保卫战第一击

张诚/东北亚紧张,台湾能置身事外?

张诚/网战新纪元!国土防护刻不容缓

张诚/中共S-400射程盖全台?有台版哈比机不怕!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云论粉丝团按个赞!

● 张诚,雄三飞弹总工程师,现任中央大学企管学系兼任助理教授、中华民国解瘾戒毒协会理事、民国党军事国防顾问。长期致力整合国防、科技、教育、产业、政治及心灵陶冶等资源,推动社会公益与国家发展。本文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文章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