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农民别剩一张嘴

李武忠

政府自四年前执政以来,一再对外强调对于农民生活的照顾不遗余力,但是事实证明国内农家专业所得依然在低档徘徊(不到20万元)。近日更遭媒体批露故宫为了和立委「打好关系」,大方花费人民辛苦纳税钱送礼,购买的却是高档的日本进口葡萄,而不是「本土农产品」,官方带头做出不良的示范。反观,马政府在宏达外销业绩大幅下滑时,公开呼吁国人应该支持本土产业,要爱用国货,并希望从公家机关的采购做起,眼里以及心中只有财团,让外界质疑政府用行动护财团,却只会「出一张嘴」照顾农民。

政府是否用心照顾农民,相信农民自身最了解。以鼓励年青人返乡务农为例,政府虽然提供技术低利贷款租地等协助,但是因产销通路不良、环境污染资金短缺以及国内外产销、检疫、认证等资讯不足,真正成功的案例仍属少数,无法带动回乡务农热潮,顺利转化农业经营体质。为此,农政机关拟于明年推动保障农民基本工资(一八七八○元)为期两年的做法,不仅学者提出诸多质疑,年青农民更透过脸书表达不同的看法。他们均点出当前台湾农业问题症结在于产销制度不健全,使得农民辛苦付出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还需背负贷款让农民无以为继。还有农业政策的摇摆不定,没有方向感都是让年青人怯步的主要原因。

同样鼓励年青人返乡务农,日本政府除了给予农业技术、产销、行情分析等培训外,还提供补助、贷款、农地提供、住宅安顿配套措施,并广设国产农作直销店与宅配通路,去除中间剥削,让利润能回馈农民,例如在交通要道上的(火)车站、休息站、停车场旁,由政府提供房舍,让农民低价使用,贩卖当地农作。为推广『地产地销』农产品,鼓励料理达人多多运用国产农产食材,还特别举办『料理大师RYORI MASTERS』大赏。在日本为农村打开通路,不是靠剪彩、举办样板假日市集,而是考虑结合观光,交通,饮食文化、以及企业参与的多种务实作法,来解决农民最在意的产销问题。两者做法明显不同。

民众受够了政府官员口惠实不至的做法,要照顾农民请拿出具体行动和绩效,让农民有感,别只靠一张嘴!

作者李武忠,新北市,博,经济系教授。本文为网友投稿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投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