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校让高职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
日前,在第九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上,来自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秦潘琦、于志祥在数控机床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比赛中,获得学生组一等奖。好成绩的取得源于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近年来,由于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入应用,如何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产业发展的更高要求,是摆在众多学校面前的一道难题。
在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沈琳看来,要解决这一难题,高职院校必须与行业企业共建产教融合集成化实践平台,解决资源共享、利益共赢、风险共担等问题。因此,学校要善于站在企业用户的角度,强化企业参与办学的主体责任,从技术、制度、文化层面消除可能影响企业积极性的因素,破解“校热企冷”的合作困境。
“作为国家‘双高’重点专业建设高校,近年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学校‘双高’专业群建设重点,聚焦智能制造技术,主动对接国家及常州市智能数控和机器人等重点产业链,围绕产教融合中企业参与办学的主体责任担当,以及发展的瓶颈和未来路径等,开展了系统化的分析研究。”沈琳说。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为适应国家智能制造发展,致力于“大国工匠”的培育,聚焦技能竞赛,将赛项标准引入教材、课堂,赛教融合,协同发展,实现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同时,作为国内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该校还根据证书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性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打造了智造类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共享工厂”人才培养新模式。
记者了解到,“共享工厂”,是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目标需要,由“产学研”等不同主体投入知识、技术、资本、管理等要素,构建起的集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企业员工培训与技术服务、社会“1+X证书”教育培训为一体的集成化实践教学平台,已形成“1+N共生体”办学模式。
“共享工厂”模式运用“以学为体,产研为用”的思维,对高职院校原有办学模式、办学实体形态和办学意识形态进行重新架构,从源头上实现人才培养供需衔接,创新产教融合的组织形态和服务供给多元化,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职业实际问题的应变能力。
沈琳介绍,“共享工厂”建设,以校企合作共同利益与价值共识为基点,促进了“产学研”集成共享与有效治理,可解决产教融合平台的融合发展、集成共享和跨界治理3个难题,最终成果则要落实在高职的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就业创业等办学整体效能上。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推进“共享工厂”工作中,主动对接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等,共同组建了校企合作理事会,在校内建“产教园”,在校外设“工作站”。尤其围绕智能制造产业链、技术链、创新链、人才链,融合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技术,依托“内园外站”校企合作平台,整合校内外优质办学资源,构建起了“四方三层、内园外站、共建共赢”校企合作模式,并牵头成立了5个职教集团、联盟,建立了398家校外实训基地、11个“厂中校”、38个“双师”培养基地。
“目前,我们在混合所有制‘共享工厂’的理论体系指导下,打破重点专业学科课程体系,根据企业实际工作任务流程,将企业的整体性工作任务转化为若干个能力递进学习项目。项目由一门或多门课程构成,通过课程支撑项目、项目支撑专业,对接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起系统的以‘全流程项目‘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常州机电学院高水平建设办公室主任王继水说。
如今,该校借助“人才共育、基地共建、人员互聘、信息共享、协作服务、文化交融”的运行机制,形成了“一群一行业、一专一名企、一师一方案、一生一专项”“四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践模式,在国家战略和地方智能制造领域产业升级和技术提升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多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优良,年终就业率均保持在98.5%以上。
“今后,我们将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同时,进一步集聚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从注重外延式发展向注重内涵式发展转变并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的养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沈琳表示。(过国忠 鲁武霞 蒋庆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