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泓/《暗影之下》:2016年最好的恐怖片

文/郑秉泓

如果要选一部2016年最鲜为人知的hidden gem,那去年12月30日才默默上映,目前台北还有一间戏院每日会放映少量场次英国电影暗影之下》(Under the Shadow),绝对够资格排上前三名。

▲《暗影之下》剧照(图/车库娱乐提供)

《暗影之下》是英国角逐本届奥斯卡外语片代表(因为英语发音的英国片并不符合角逐奥斯卡外语片的资格,所以从1991年起,英国往往指派威尔斯语发音的英国片担任冲奥代表,近年冲奥代表越来越多元,甚至出现菲律宾语土耳其语发音的英国片),虽然很可惜它并未进入最后九强,但这部早在2016年初日舞影展世界首映且赢得相当注目的恐怖片,并没有被去年底今年初各式各样的奖季评选遗忘,除了在英国独立电影奖拿下新导演、剧本女配角三个奖项,同时也在甫公布入围名单的英国电影电视学院奖(简称BAFTA,俗称英国奥斯卡)中获得最佳英国电影和英国新锐创作者两项提名。

《暗影之下》由英国和卡达、约旦、伊朗联合制作,是伊朗出生、在伦敦接受电影教育、目前以伦敦为创作基地的伊朗裔导演巴巴克安瓦利(Babak Anvari)的长片处女作全片在约旦首都安曼拍摄(因为在伊朗拍片有太多限制)。这个故事发生在1988年的德黑兰,当时两伊战争已经打了八年,两伊战争末期离开伊朗前往土耳其、后移居德国、目前在洛杉矶发展的伊朗裔女演员娜吉丝拉希迪(Narges Rashidi)在片中饰演学生时代曾参与左派运动、后因结婚生女而「被迫放弃」医学院学业的少妇希徳,她的丈夫接受征召前往战地,然而好强的她却不愿投奔婆家,反倒决定与稚女朵莎留守空袭不断的公寓,某日天外飞来一枚飞弹击中公寓屋顶,之后母女俩的生活随之起了变化……。

▲《暗影之下》剧照(图/车库娱乐提供)

朵莎究竟跟谁说话?她的久烧不退是否与此有关?希德看见了什么?飞弹与超自然力量之间有无关联?只在电话中出声的丈夫是否安好?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猜想,希德与朵莎究竟是否还存在于这个世界?

出生于两伊战争时期的德黑兰,自承深受罗曼波兰斯基分别以伦敦、纽约、巴黎公寓为背景的「公寓三部曲」—《反拨》、《失婴记》、《怪房客》影响的巴巴克安瓦利,如同他的偶像罗曼波兰斯基把自己和家人遭受纳粹集中营的苦痛经历转化成为创作养分那般,以自己幼时难以入眠导致母亲深感自责的记忆为灵感,发展成为《暗影之下》剧本,还试图把这个类型剧本和两伊战争的时代氛围扣连起来。

表面上,《暗影之下》是一部关于理性医学院中辍生如何遭逢意外,进而发现超自然力量存在的恐怖片,不过它内在的中心思想却是和前年上映的澳洲鬼片《鬼敲门》(The Babadook)不谋而合。同样是缺席的父亲,同样有一个感受未知力量的孩子,同样有一个心魔缠身的母亲,观众必须随着饱受折磨的母亲经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试炼,然后才能导出如下结论:无论有无超自然力量,真正的恐惧往往就是恐惧本身,唯有直视恐惧、接受「与恐惧共存」这个定理,才能够找到出口。

▲《暗影之下》海报(图/车库娱乐提供)

巴巴克安瓦利早在2012年就凭借短片《2+2=5》大放异彩,这回执导首部长片,更是充分展现他的影像才华,层次繁多的门、窗以及各式各样的封闭意象,成为受困公寓的希德和朵莎母女心理和实质上的重重藩篱,而这些无论有形或是无形的框架,在片中又是和1980年代末期伊朗的社会氛围互相结合的——巴巴克安瓦利让来自美国的珍芳有氧舞蹈搭配电视机上频频播放的两伊战争新闻画面,与希德母女相依为命的伊朗中产公寓逐渐形成一种「怪异」的对话状态

▲《2+2=5》短片(影片取自YOUTUBE)

依据恐怖片的普世法则,如此怪异的外在处境,往往是为了呼应主人翁极度扭曲的内在状态。《鬼敲门》、《红衣小女孩》如此,《暗影之下》亦然。巴巴克安瓦利善用穆斯林女性头巾罩袍,传神反映出希德所面临内外交迫的窘境

▲《暗影之下》剧照(图/车库娱乐提供)

希德每每自外返家,第一件事就是把头巾和罩袍解下,显示她骨子里对于宗教戒律及社会规范的抗拒,同时也暗示出她对于为人妻人母以及身为穆斯林(以上因素阻挡了她成为医生的梦想)的无奈。

希德的日常居家穿着倾向西式便装,一旦有陌生人来访,就得紧张兮兮把头巾复上,后来惊见某「不速之客」,情急之下竟然忘了披覆头巾罩袍穿好鞋子,只有带上孩子拔腿便跑。一名女子深夜抱着女儿赤脚在社区街道狂奔,结果就是换来荷枪巡逻的男性一句:「怎么这副装扮,当这里是瑞士吗?」下一个画面,已经披上头巾穿上鞋子的希德和女儿,被拘留在一间陋室,前来担保她的女性友人拿了件罩袍叫她把自己裹起来,不忘训斥她说「妳犯的罪足够受鞭刑了」,临走前换成男性官员指责她罪无可赦,此时银幕特写但见一个神情恍惚的女子,面对斥责纹风不动,巴巴克安瓦利所欲批判的对象,于是再明显不过。

希德深受自己的头巾和罩袍束缚,就连那疾如风快如影难辨虚实的恶灵在片中都是以罩袍包覆中空暗影的形式现身……所谓暗影,所谓超现实来客,原来是专制政体封闭社会之下的巨大压力,而主人翁所要面对所要克服的,其实是一种濒临崩溃边缘的集体性偏执与疯狂。

●郑秉泓高雄人大学时念的是法律,研究所却理直气壮研究起电影,着有《台湾电影爱与死》,编有《我深爱的雷奈费里尼及其他》及《六个寻找电影的影评人》。目前在大学教电影,在高雄电影节担任短片策展人,但最爱始终是透过网路自由发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