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泓/《石墙风暴》:与历史无关的平行时空

▲▼《石墙风暴》。(图/酷儿影展

文/郑秉泓

2015年6月,美国最高法院裁定同性婚姻在全国范围内合法,并享有异性婚姻同等的权利,三个月后,重现美国同志平权运动重要时刻的《石墙风暴》在美正式上映,却遭致空前批评。观众对于这部电影的失望来自于,值此重要时刻,他们期望的是另一部《自由大道》(Milk),电影内容将会深具启发性,永远铭刻在影史上,不断传颂下去。只可惜,导演罗兰艾默瑞奇把《石墙风暴》拍成了不痛不痒的成长电影,宛如乡下菜鸟来到大城市追求梦想的同志平权版《美国舞娘》(Showgirls)。

大多数人对罗兰艾默瑞奇的印象就是卖座导演,专拍动作片和灾难片。我还记得很久之前,约莫《ID4:星际终结者》(Independence Day)上映之际,国宝级影评人李幼鹦鹉鹌鹑(当时还叫李幼新)就写过一萹评论,细数罗兰艾默瑞奇电影中的「男色」,例如《星际奇兵》(Stargate)中造型突出的杰伊戴维森(Jaye Davidson),以及《ID4:星际终结者》里的詹姆斯杜瓦(James Duval)。杰伊戴维森在客串《星际奇兵》之前,因为在尼尔乔丹的《乱世浮生》中饰演雌雄莫辨的Dil一角而震惊全球:詹姆斯杜瓦在参演《ID4:星际终结者》之前,则是葛瑞格荒木早期同志经典《全搞砸了》(Totally F***ed Up)、《受诅的一代》(The Doom Generation)要角(他后来则演了《怵目惊魂二十八天》〔Donnie Darko〕里那只兔子)。对比罗兰艾默瑞奇的公开同志身份,将杰伊戴维森的阴柔貌美和詹姆斯杜瓦的男孩童真巧妙融入自己执导的好莱坞主流电影,除了透露罗兰艾默瑞奇对于男性的品味,更重要的在于「偷渡」,将这两尊堪称1990年代初期重要的同志ICON偷渡到主流好莱坞中,让那孩子气的纯真脸谱、雌雄莫辨的特殊气质与艾默瑞奇电影中那种阳刚简单的、理所当然的大美国主旋律交互作用、发酵。

相隔二十年,罗兰艾默瑞奇在紧锣密鼓拍摄、筹备《ID4:星际终结者》的两部续集,宣称要在片中加入同志角色之际,完成了较小成本的《石墙风暴》,希望透过他自己在好莱坞的影响力,让这段同志平权历史更广为人知。《石墙风暴》以一名青年同志的视角来见证「同志骄傲的开始」,故事主人翁丹尼(角色气质令人想起《ID4:星际终结者》的詹姆斯杜瓦)因同志身份遭父亲逐出家门,他流落纽约街头幸赖对他友善的阻街牛郎Ray(角色气质令人想起《星际奇兵》的杰伊戴维森)收留,最后意外成为「石墙事件」的关键人物。写过诸多电视影集编剧罗宾拜兹(Jon Robin Baitz)由丹尼身为「外来者」的角度来见证石墙事件,让他由茫然、冷漠到投入,最终因认同自己而骄傲。《石墙风暴》走的是典型「英雄旅程」路线,强罗宾拜兹在故事前后覆以离家、返家两场「仪式」,多少有意冲淡电影的同志力道,以更为普世的成长电影公式,吸引普罗观众注意的意图。

就一部成长电影来说,《石墙风暴》尚且差强人意;然就一部同志电影来说,《石墙风暴》绝对令人失望。

1990年,《爱是生死相许》(英文片名Longtime Companion意指讣文上对于同志未亡人的称呼)描述1980年爱滋病泛滥前后的同志生活,是美国首部正面描述爱滋病题材的电影;1993年,汤姆汉克斯在《费城》(Philadelphia)饰演罹患爱滋病的同志律师,这是首部由主流好莱坞所拍摄的同志议题电影。迈向21世纪,HBO改编东尼库许纳同名舞台剧的自制影集《美国天使》(Angels in America)在2003年问世,以六小时的篇幅、宏大的史诗格局及同志角度重新看待美国1980年代爱滋病肆虐前后的政经结构及爱欲生活。2005年,李安改编安妮普露短篇小说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在威尼斯一举擒下最高荣誉金狮奖(可记得李安在1993年赢得柏林影展金熊奖的《喜宴》也是同志议题),这部描述牛仔对于同志身份的爱恨恐惧的独立电影,隔年为李安赢得首座奥斯卡最佳导演奖;2008年,西恩潘饰演美国政治史首位出柜议员哈维米克的《自由大道》(Milk)的传记片上映,荣获最佳原着剧本奖的达斯汀兰斯布雷克领奖时一番真情演说感动无数人;2013年,加拿大导演尚马克瓦利执导的《药命俱乐部》(Dallas Buyers Club)从另一个角度讨论爱滋病患人权,马修麦康纳杰瑞李图因片中精彩演出分获奥斯卡最佳男主、配角奖;2014年,由布莱德彼特监制、莱恩墨菲执导,改编自同名东尼奖得奖作品并集结茱莉亚罗勃兹等好莱坞星光的HBO原创自制电视电影《血热之心》(The Normal Heart)问世,描述爱滋病蔓延之初,人们对于此病的误解和恐慌。

《石墙风暴》在编剧之初,即选择了一条通俗讨好的道路,这也未尝不可,只是此片终究没能像英国的《骄傲大联盟》(Pride)那般,将私人成长经验与动荡波折的历史背景完美结合,让时代影响个人、个人改变时代成为精彩的影像辩证,主因在于强罗宾拜兹的剧本扭曲了历史,不仅弱化女同志、扮装、跨性别族群之于「石墙事件」的重要性,还将最关键的那个揭竿起义的位置留给了故事主人翁丹尼,一个虚构的白人男性角色。电影上映之后,这样的安排引发轩然大波,逼得罗兰艾默瑞奇在受访时不得不澄清《石墙风暴》并非严肃考据的历史剧(早在1995年,英国导演奈杰芬治已经拍过另一版《石墙风暴》,比罗兰艾默瑞奇的版本忠于历史),他只是希望透过这样一个成长故事,让一般观众更为关注同志平权议题。

《石墙风暴》为了「向主流靠拢」,刻意边缘化女同志、扮装、跨性别族群,借以凸显白人男孩的同志平权意识启蒙,倘若这样的争议性安排,最终成全了一部伟大的电影,或许批评声不会像今天这么大。问题是,罗兰艾默瑞奇擅拍排山倒海的特效场面,却不擅长拍人。对他来说,人与人之间那种微妙的爱恨纠结,永远是比世界末日难度更高的奇观。也因此,丹尼与阻街牛郎(此角其实是两个真实人物的综合体,对应在「石墙事件」中第一个遭到警察逮捕的Ray Castro,以及同运积极份子Sylvia Rivera)之间的相濡以沫,由他拍来委实刻板扁平(对比1969年的《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丹尼因亲眼见证警察戕害同志人权而基于义愤大喊Gay Power的心境转折,仓促造作得毫无说服力可言。

我大胆猜测,罗兰艾默瑞奇根本就无意把「石墙事件」拍成另一部深具启发性的《自由大道》,毕竟两场运动时代背景和运动本质不尽相同,艾默瑞奇或许其实是想借用跨性别、扮装族群在这场运动中的主导地位,把这桩事件拍得轻松、三八、Campy、政治不正确一点,好比用《沙漠妖姬》、《摇滚芭比》的叙事和风格,跳脱肤色和族群框架,来歪读这桩历史。在《石墙风暴》里头,没有任何热血激昂的时刻其实并没关系,可惜罗兰艾默瑞奇能力有限,让整部电影充斥一股放不开的尴尬与勉强,最后那个象征新时代开始的Happy Ending,更是虚假得像是某种招揽同志族群的无聊广告。

是否用所谓「主流白人男孩的成长」去骗一般人来看,会是一个唤醒广大群众同志平权意识的好策略?如此平行时空的「石墙事件」,是否真有助于议题的推广和讨论?罗兰艾默瑞奇的《石墙风暴》本意良好,但它终究只配得上kitsch这个字——媚俗,在美学上有所不足,在创意上只是通过重复惯例和公式,流于表面地模仿,以及过于泛滥的伤感。但我还是感动于他的初衷与诚意。这样说好了,二十年前骂声不断的《美国舞娘》,如今可是有一小撮影迷企图为它平反(详见米亚韩森罗芙的《巴黎电幻世代》),难说二十年后,罗兰艾默瑞奇版的《石墙风暴》会遭致什么样的历史评价呢!

●郑秉泓高雄人,大学时念的是法律,研究所却理直气壮研究起电影,着有《台湾电影爱与死》,编有《我深爱的雷奈、费里尼及其他》及《六个寻找电影的影评人》。目前在大学教电影,在高雄电影节担任短片策展人,但最爱始终是透过网路自由发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