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泓/请用你的能力来说服海伦清桃
文/郑秉泓
入围过金钟奖、有「越南林志玲」之称的海伦清桃近日在脸书开砲,表示自己应学生剧组之邀担任毕制影片女主角,发现所要接演的角色被设定成一位在家乡是万人迷,却为了家计嫁给七十几岁台湾阿公,最后难耐寂寞而出轨的越南女性,愤而拒绝演出。
如果我没猜错,我应该看过那个剧本。那是个「好看」的故事,对于角色的心理刻划不至于肤浅扁平,至少不是民视、三立八点档那种操弄人性的狗血。但是,一个还算不错的剧本,特别是充满争议性的题材,充斥极度露骨的情欲场面,却是由经验不多的学生剧组来拍摄,最后会成为一部优秀作品的机率高吗?或者说,这个剧本的「可执行性」如何?
我其实是抱持怀疑的。
这让我想起之前因为担任某补助案的审查委员,看了好多剧本。其中最突出的几本,情节发展不约而同都是走那种「一不小心就容易擦枪走火的争议路线」。一起担任评审的其他几位委员,对于这几个剧本大都抱持正面态度,以鼓励为原则,但我几经考虑,最后还是一部也没有投下赞成票。因为,那几个剧组并没有说服我,他们有足够能力将如此高难度的题材给处理好。
后来,我再帮忙验收那批补助案成果,对于其中一支争议题材的影片成绩,我特别感到失望,完全不脱我看剧本时的想像,缺点尤是。但我一点也没有「一语成谶」的快感,相反地,我为那个剧组感到可惜,他们真的太心急了,以致浪费了一个好故事。
我绝对不会去质疑这几个新锐剧组对待这类争议题材的诚意,但我的疑虑在于,他们准备好了没?他们是否具备「足够的能力」去处理如此争议性的题材?无论他们构思多久,无论他们为开拍做了多少准备,他们毕竟是一个拍片经验不甚丰富的团队,他们是否应该把这个不好拍的剧本先摆放在一旁,多练一下功,多累积一些经验,然后等待最佳时机呢(就像魏德圣等待《赛德克.巴莱》那样)?其实真的不用太担心自己呕心沥血完成的剧本,会被别人抢走、拍走,我总觉得创作者和故事之间,是要看缘份的。为了抢先抢快,而在还没累积到足够实力情况下,把这么好的故事给拍掉,一旦成果不佳,绝对是一种浪费!
▲海伦清桃收到大学生拍摄毕业制作邀约,但是剧情令她忍不住开骂。(图/取自海伦清桃脸书)
说回海伦清桃,她对于这样一个可能涉及污辱越南外配的剧本的愤怒,我完全可以理解。但因为她的脸书并无提供更详细的说明,究竟她是看到完整剧本,还是只看到故事大纲?她是否有和学生剧组有针对剧情、角色进行沟通?我们不得而知。但我想说的是,她在脸书开砲的举动,除了涉及演员伦理(在脸书上公开尚处于筹备阶段的摄制计划)之外,其实还透露出一名专业演员如她对于学生剧组的完.全.缺.乏.信.任。试想,假如今天拿这么争议性的剧本来问她的是李安或蔡明亮或其他台湾重要导演,她的回应会否截然不同?甚至还在脸书公布自己的演艺生涯将有重大突破,表明自己绝对全力以赴?
电影是结果论,一个尚未开拍的争议性题材,学生剧组说不定掌握得很好,就此一鸣惊人,大师名导搞不好失手,辜负影迷一番期待。然而在开拍之前,实在谁也无法说个准。因此,对于实务经验不多的学生剧组来说,拿出一个煽动人心、高度争议的好故事只是第一步,真正关键的是如何向金主或补助方、以及专业演员证明,你们可以驾驭这个题材。你们要如何说服别人信任你,把钱投放在你们身上?为你们的电影开放他们身体裸露尺度?你们要如何让特定团体、族群安心,剧中一切争议内容的编排都是为了剧情所需,你们绝对会小心翼翼处理,以避免任何可能的偏见与歧视?甚至假如有可能,你们是否干脆先自行试拍一场戏,用才华(而不只是口说无凭的企图心)来说服别人?
这是很现实的一件事。因为别人不认识你们,你们也没有足够的作品集来证明自己,所以在这个阶段,便会处于不断遭受质疑、然后被打枪的回圈之中。而且毕业不会是结束,反倒是另一个开始,开始接案谋生、开始筹备自己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然后屡屡被投以不信任的眼光……。而你们所可以做的,显然只有坚持下去,去完成它,以成果去说服别人。
明年初总统大选完就是过年,然后毕业季转眼就要来临,我相信这个学生剧组拍摄那个争议故事的决心,我也相信他们应该还是可以找到认同他们剧本的演员来共同打拼,然后我期待看到那部作品,证明我先前的疑虑是错的。
●郑秉泓:高雄人,大学时念的是法律,研究所却理直气壮研究起电影,着有《台湾电影爱与死》,编有《我深爱的雷奈、费里尼及其他》及《六个寻找电影的影评人》。目前在大学教电影,在高雄电影节担任短片策展人,但最爱始终是透过网路自由发表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