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航/所以台湾人就是不运动

▲总统蔡英文恭贺许淑净夺金。(图/蔡英文脸书

文/周伟航

最近有两大热潮:奥运会与精灵宝可梦GO。奥会赛事与选手退赛风波,引发民众对于台湾精英运动处境的关切,也有机会了解各种运动。宝可梦手机游戏的热潮,则因为其结合实境的特性,虽然造成一些交通安全疑虑,但也让许多人「重新」走出户外,甚至有人一天就走上十几二十公里。

台湾同时出现两个热门议题,媒体朋友都忙翻天了,我也被访谈多次。有位年轻记者,大概是懒,问我一个结合两者的问题:「老师认为从这两个事件,可以看出台湾人的什么特质?一窝疯吗?三分钟热度?」

「嗯,我认为从这件两事的热潮,可以看出台湾人的一项特质,就是不运动。」

那记者大概吓了一跳,或听不懂而没有追问,就此转移话题。我想不如就在本文中把该说明的部份谈一谈。

虽然台湾的确有部份运动狂热者(不然国家代表队选手哪来的),但多数台湾人就是没有规律运动的习惯,缺乏有计划、有目标的运动。但这不单纯因为是「懒」和「废」,而是有更深层的原因

就从「奥运热潮」讲起。其实不只奥运,世界杯足球赛棒球各种重大国际赛会,都能唤起一波观看赛事的热潮。看这些比赛呢,除了展现爱国情操国族主义),进阶者还能借此关怀台湾基层运动员的悲惨处境(人道主义),或是转而深入了解运动规则(每届世界杯都在学「越位」的上进主义)。

不过,看完之后,真正产生热血去运动的,少之又少,能保持常态运动的,呃,很可能就打回原型。大型赛会无法提升台湾人全民运动的比例,也很难留下情绪波涛以外的资产。

▲约翰西拿是美国的演员、饶舌歌手及职业摔角选手。(图/翻摄自维基百科

台湾人非常坚持「看」运动,坚决要「置身事外」,为什么呢?有欧洲学者指出,职业摔角,就是约翰西拿(John Cena)打的比赛,「好像看来有点假假的」却很多人看爱。这是因为其观众想透过观看选手的肉体拼搏,以「发泄自身的肌肉欲望」。

观众没肌肉,摔不动,但看大肌肉选手打得半死,观众对于「肌肉纵欲」的渴望就能获得满足。而且他还能同时获得其他满足,像是窝在沙发里吃洋芋片喝可乐所带来的盐份糖份快感。台湾人看来是把这理论发挥到极致。

好,看奥运,的确我们也可以看到台湾人不运动的事实,但玩「精灵宝可梦GO」,又和不运动有什么关系呢?很多人不就因为这款手游走出户外,甚至天天步行来孵蛋吗?

但这讲法,不就突显台湾人平常的确没在运动吗?像媒体爱报的「公园满满都是玩游戏的人」这事,不就突显原本应该充满运动者的公园,平常都没人?很多人为了孵化,而发现「自己居然可以走那么远」,啊这就是代表没挑战自我过呀!

「不过有了宝可梦,至少有在动了吧!」

但这种「动」是游戏的一部份,是为了满足游戏的目的,只能算是「移动」,仍不是另有自身旨趣的运动。就像你为了工作而进行体力劳动,你虽然会笑称那让你「运动量很足了」,但你也知道那不是真运动,可能还会伤身的。

虽然「精灵宝可梦GO」的设计理念包括了促成使用者到处看看,四处动动,但毕竟其乐趣要旨形式,还是在于游戏规则的结构中,你必须要看着小小的行动载具,和一般的运动形式仍有一段距离

▲宝可梦道馆战。(图/翻摄自网路

当然,也有运动学者会指出,各大洲运动会都曾出现过桥牌、围棋之类的斗智运动,目前也有将「电竞」纳入运动会项目的声浪,但到目前为止,主要的运动还是比起日常活动要更具有肢体律动性,所带来的价值也是非运动者很难体会的。你还是应该专门为了「动」而「动」,不论是跑步或是其他训练,除了能改善你的身体状况,也能在心灵层面创造出一些价值。这可以让整体社会更丰盛,不论是在生理面或精神面。

当然,就算是「一窝疯」或「三分钟热度」,只要能促成对运动的一些了解,或是你的「肉体部份」真的移动出门,就多少具有正面意义,积少成多,说不定你就真的会动啦!你将在奥运会部份所获得的运动知识与兴趣,和在宝可梦游戏过程中的外出实作结合,不就是现成的运动?

以上谈得轻松,但台湾人「不爱动」,却会产生许多更深刻的问题。

像台湾运动界百病丛生,表面原因是主管单位与运动组织运作大有问题,但更根本的原因,是大家并没有真的在运动,所以运动才会为少数人把持,而我们也只能压迫更少量的精英选手,来达到我们「幻想中」的夺牌目标。

把饼做大,才是改善一切的基本条件。而每个人都愿意把「肉体动一动」,又是把饼做大的先决条件。你不需要动到可以参加奥运,但如果每个公园或运动场所都塞满运动者,这种活动能量,就能带来很大的想像空间。

▲不用上班偷抓宝,「宝可梦日」全员休假抓宝。

►►►随时加入观点与讨论,给88论坛粉丝团按个赞!

●作者周伟航,笔名人渣文本,经营粉丝专页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辅仁大学哲学博士专长为伦理学,曾从事政治公关工作,目前为时论专栏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