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航/功德,不是这样做滴
▲《劳基法》修法引来各界强烈反弹,劳团日前组成「过劳功德会」在行政院前举行Kuso法会,以剃发、朗诵「劳基法功德经」讽刺赖清德所提的「功德说」。(Photo by coolloud/Flicker)
要消防员把抓蛇当成做功德,要长照员基于功德忍受低薪,赖清德的「功德论」,至今仍余波荡漾,也让「赖功德」一词如「白海豚」一样,成为他撕不掉的标签。虽然各方批评不断,却也有许多绿色媒体人出面帮其缓颊,认为他的功德说也是出自一片好意,在金钱要求无法对称的状况下,至少可以增加社会的善良信念。
这样讲起来好像有点道理,但若要深究赖清德的功德论,你就会发现他其实不清楚价值理论,也没正确掌握到佛教的「功德」概念。说穿了,就是不懂装懂,想拿唬烂纯朴乡亲的虚无语词,来呼拢受过教育的知识分子,当然会被骂得体无完肤。
身为「价值论」的研究者,我一直在台湾推广「不可量化价值」,即「内在善」的概念。所以当赖清德的「功德论」一出就有人跑来问我,说赖清德讲的不就是「不可量化价值」吗?怎么会被骂得那么惨呢?
因为他讲的虽然「像」,却是「错」的。
在「价值理论」中,人类行为可能产生两种价值:一种是钱和钱买得到的各种价值,这些被统称为「可量化价值」;另一种是钱买不到的价值,像是亲情、爱情、友情、荣耀、成就感等,这些被称为「不可量化价值」。
「可量化价值」(就是钱或钱能买到的东西)通常是工具、是手段,可以协助人进行各种活动;而人具备德行参与活动时,就能获取「不可量化价值」,像是各种成就感或满足感(很接近赖清德想表达的「功能」)。在学理上,「不可量化价值」才与人生的「幸福」直接相关。也就是说,如果真有消防员去抓蛇,抓出一种成就感,或长照员在工作中和被照顾对象产生信赖或情感,的确都可说是某种「不可量化价值」,也都能成为人生「幸福」的重要部分。
「啊这不就表示赖清德说得是对的吗?」
其实,问题就在于「价值论」者也认为,「不可量化价值」是真正进行活动的「当事人」才能把握的。所以,消防员自己讲述抓蛇捕蜂有成就感,或是长照员谈自己觉得人生圆满,这都没啥问题,但由一个没当过消防员,也没在长照第一线服务的行政院长说出口,而且还是在一群「真的有在做」的人面前讲,那就是在讲干话了。
这就像是一个不打球的人,却跑去「教」职棒大联盟球员打棒球的乐趣与成就感,不是很荒谬吗?
这种「不可量化价值」的体验,不是用可以「教」出来的,也不是长官训示之后大家就能灵动感悟的。那种实践的生命体验让外行人说出口,根本就是搞笑。更何况赖清德的用词,也不是真正的「不可量化价值」、「内在价值」、「内在善」这种专有名词,他讲的是宗教的「功德」。
基本上,不信这种教义的,当然就不会接受你赠送的「功德」,像是许多基督教信徒的劳动者就对「功德论」一说颇有微辞。更何况赖清德讲的「功德」,也不是正信佛教所说的「功德」。
▲赖清德在台南市长任内就曾提倡「功德说」,接任行政院长后,他继续以此说法勉励消防员把捕蜂捉蛇当做功德、鼓励照服员将低薪当做功德,引来众议。(图/记者季相儒摄)
佛教所言的「功德」,其定义倾向于当事人对于心性的修养,这是要往内下功夫的,不然怎称之为「功」德?但佛教在普及化的过程中,为了让缺乏知识与修道时间的民众掌握要旨,出现了许多「方便法门」,「功德」也就渐渐转变成「论功行赏式」的报偿观,好像你做了多少善事,就能在功劳簿上计一笔,将来可以获得福报。
这种模式并不受到部分信仰者的支持,因此历来都有许多对此模式的批判,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达摩批判梁武帝「实无功德」一事,六祖则对此说法有更完整的补充。
正信佛教当然不会否定「善行」的价值,但认为如果「善行」不是基于心性上的善念,而是因为能「折抵」什么才做,那当然有问题;若认为这还是修养心性的「功德」,那就更是大错特错。
但赖清德的言下之意,似乎就是「爱上了这个错」。消防员被派去抓蛇捕蜂,没办法给钱就发给「功德」;照服员的薪水一时拉不起来,一样先发给「功德」。若是当事人「自己发给自己」那也就算了,外人跑来劝他们应该「信仰」这套粗糙的宗教价值理论,根本就是莫明其妙。
直到现在,赖清德仍坚持这套理念没错,因为之前「乡亲」对这一套都很吃得开,但「乡亲」吃这一套,不代表这一套都是对的。这种宗教补偿信念,常被学界视为是社会改革的主要阻力之一:功德积多了,可以在来世获得报偿,那这辈子就吃苦当吃补吧!何必改变不正义的体制呢?
民主政治之下,当然可以有个人信仰,但不应该以这种方式推广个人信仰。目前各方的批判,还没涉及「信仰自由」、「政教分立」的宪法精神层次,若要从这些角度切入,赖清德所犯的错就更加复杂。
依其他媒体报导,赖清德的「功德论」似乎不是偶一放枪,而是属于他想推动的「功德台湾」理念。他真心相信这种理念,但他是如何形成这种理念的呢?他底下那些读过书的幕僚,难道从没学过相关理论,并看出其中的谬误吗?还是赖清德根本就没有人文知识类的幕僚呢?
有些钱不该省,省了就会出大事。除了该给劳工的加薪和加班费,政治人物个人知能部分的投资也很重要。该花钱就花钱,该读书就读书,有些事,是「功德」积再多也不会懂的。
好文推荐
周伟航/帮私立幼托留后路,就是不给台湾小孩活路?
●周伟航,笔名人渣文本,经营粉丝专页「特急件小周的人渣文本」,辅仁大学哲学博士,专长为伦理学,曾从事政治公关工作,目前为时论专栏作家。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