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的生活进化论 从朴素怀旧到摩登多变

竹子,一直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符码。(图/林旻萱)

竹子,一直是东方文化的重要符码。通体翠绿的竹子,清劲有节,含蓄内敛,犹若翩翩君子,它不争艳,不抢眼,是让人二见钟情的物种,爱竹子的人都这么说,「竹子,越看越有韵味。」

即便咱们没有古人「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闲情,也尝过竹笋的滋味,苏东坡「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番话,自有道理,甚至小时顽皮,爸妈也会严加恫吓,再不听话,就请吃一顿「竹笋炒肉丝」。

轻盈柔韧的竹篾交错编织,实用外兼具朴实亲民美感。 (图/林旻萱)

来自天堂恩物

除了餐桌上的印象,竹子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乡野随处可见的竹子,过去被取来制作「竹笼仔厝」,日常坐卧的竹凳、竹椅、竹床,生活中的竹竿、竹扫帚、竹斗笠,农家妇女以竹叶包粽子,孩子玩竹蜻蜓、竹枪……。

直到更耐用的塑胶、不锈钢崛起,渐渐取代了传统素材。如今说到对竹子的印象,也许只剩溪头、京都岚山等观光景点竹林小径,或者是《卧虎藏龙》,武林高手在竹林里过招、比划的场景,虽然空灵飘逸,与生活却不太相关。

倒是近年,不产竹子的欧洲却吹起竹子热,举凡竹制的家具家饰、装置艺术,大受欢迎,再加上气候变异,温度节节攀高,人们才发觉,竹子不仅轻盈坚韧、耐震抗候,还有生长速度快的优势,一天生长可达30公分,三、四年即可成材,远胜至少得30年才能使用的木料,论固碳能力,竹子优于树木,既呼应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绿建材。

因此,拥有多项优点的竹子,被欧洲人称作是「天堂来的植物」,而台湾作为竹子的主要产地,若不晓得善加利用,岂非暴殄天物?

竹艺张永旺将自家土地规划成「百竹园」,在此种植、研究,实践自己的竹子梦。(图/林旻萱)

重振台湾竹艺之名

烈日当头的夏日,我们乘着高铁前往台南,预备前往竹子的重要产区。才从月台步行到大厅,就看到近期当红的复合式餐厅「深缘及水」,店内的矮墙、隔板,包覆着绵密错综的竹材,在复古中带有几分优雅,似乎暗示着再来的采竹之乡的旅程。

位于高铁台南站的「深缘及水」,店内以竹编作为装饰材,古朴又不失典雅,别具特色。(图/林旻萱)

约20分钟车程,一行人抵达龙崎。这儿的竹业发展甚早,可追溯到明清,因着独特的丘陵地形与砂质土壤,适宜竹子生长,加上邻近府城,让早年龙崎、关庙便以竹产业因应兴盛,主要供应台南府城所需的民生物资。

百竹园的主人、台南竹会理事长张永旺,已是竹艺世家的第五代传人,笑说「从小竹子就是我们的噩梦」的他,不仅掌上的老茧、疤痕无数,指尖的关节也格外明显。

当我们跟着张永旺穿梭在八甲大的园区,上百种竹子婆娑飒响,张永旺细数每种竹子的特性与观察的结果,显得一往情深。

见证过产业的兴衰起落,张永旺对1960~1980年代竹产业鼎盛的荣景仍记忆犹新,竹编养活了许多家庭,也外销赚取外汇,带动台湾经济起飞,直到石化产品的大举入侵,举例来说,在过去人拿竹子盖房子、做家具,搭棚架和蚵架,甚至拿来造纸;现在不仅被塑胶家具取代,像是蚵架,为了增加浮力,也开始加入使用保丽龙,加上工资上涨等因素,再度衰退。

虽然沉寂多年,但近十年来,因环保意识的提升,竹材因着有机的优点重新被重视,产业才又有从谷底缓缓回升。几年前LV登门拜访,向张永旺洽谈寻找合适作为精品包的竹提原料,虽然合作未果,倒是点燃他复振竹艺的使命感。

虽然如今台湾的竹艺,终究得面对人工成本高的难题,但台湾的工艺精湛,仍远胜中国与东南亚量产的产品,因此,甚至有欧洲设计师在完成设计图以后,特别商请代客打样。

张永旺说,竹编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不断累积技术的工艺,基础学得扎实,才能不断变化,乃至创新,挑战各式各样的变化。

他率领着一群有志复兴竹艺的子弟兵,朝高端客制化订作服务迈进,除了同样发迹于那一带的「深缘及水」,还有在小琉球的民宿「尊顺禄」,以及长荣大学行政大楼等代表作。轻巧的竹篾经过艺师的巧手,以其柔韧的质地,交错成网,从平面然后立体,以有别以往的形式,再度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知识与技术也能传承不熄。

以竹代木的「竹构筑」

台湾的排碳量在全球排名始终居高不下,工业、建筑、交通的排碳更属「名列前茅」。当人们汲汲营营追求经济发展,无视于生态破坏殆尽的同时,也有像甘铭源、李绿枝这对建筑师夫妻档,反其道而行。他们离开水泥丛林的台北家乡,选择回到亲近自然的环境,想实践天人合一的生活方式

面对钢材的价格,甚至比矿泉水还低的今日,「那是因为没有把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算进去。」甘铭源这样认为。作为建筑师,因着了解烧制水泥、炼钢过程中的排碳耗能,让他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作品降低混凝土的使用比例,转向开发固碳、低耗能的天然材料

过去,先在木业发达的宜兰开业,木材自然成了他的首选素材,十多年前来到云林落脚,也发现到了台湾竹的存在。竹子生长速度快,俗语说「存三去四不留七」,四年最好伐除,七年竹材就已太老不堪用,竹子甚至还能取代需以遥远航运送来的进口木材,也因此开启了他们「以竹代木」的想像。

由于传统产业断链已久,想将竹材重新使用在现代建筑,只能从源头开始。他们踏入产地重新寻觅合适的原料,也用科学的方法探索竹材的特性与理想的使用方式,并结合钢缆、螺杆等现代材料,开发出标准化的接头设计,可兼顾建筑的强度与施工上的便利性。

甘铭源提到,竹材因纤维的淀粉质含量高,故传统竹屋常发生虫蛀的问题,但他观察到,竹子长出竹笋后的三个月,因养分都供给了竹笋,淀粉质含量降到最低,便是砍伐的最佳时机,他们与竹山的加工厂合作,将刚砍下来的竹子用天然的方式杀菁、干燥,让含水率降到10%以下,干燥后的竹材呈现出深浅不一的黄褐色,不仅韵味足,也是耐久坚固的良材。

近年,甘铭源在云林农博、故宫南院、台中华德福大地实验学校等案,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这些作品,符合他对建筑轻盈、开放、融于自然的偏好与旖旎想像。倘若,远在峇里岛的竹构旅店Bambu Indah,都能以其亲近大地、连结风土的特点,而成为全世界游客争相慕名前往的景点,近在台湾,万分困难才诞生的竹构建筑,亦是值得我们珍视的文化资产。

科技创造竹业商机

根据研究统计,国内的竹林面积约18万3,000公顷,粗估有15亿支,当政府近来喊出国产材政策,也触动了人们开始关注竹材潜在的利用价值。

在台湾竹产业重镇的竹山,除了艺师的创作,专做日本人生意,指名非得要以台湾桂竹做成的竹剑,更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台湾之光」。然而,由于成本考量,目前仅前半段在台湾生产,后半段均已外移至中国大陆或东南亚。

自九二一大地震重创中部,危机继而带来转机,农委会便结合工研院,以复苏在地产业为由,致力推动国内竹产业发展,也为了提高国内的竹产业竞争力,以期根留台湾,确立下不采大宗量产,而改以高技术含量的民生精品的路线,不仅主张「全竹利用」,也成立技术咨询平台协助民间厂商。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开发出三百多种产品,产值达数十亿元。」工业技术研究院资深研究员黄盈宾,向我们展示以竹子做成的各式产品。

经过高温烧制的竹秆,成为生物炭,可除臭、净化水质,还有远红外线的功能;在炭化过程,所产生的烟雾与水气,经搜集后则是竹醋液,可用来驱虫防蚊,还可以泡澡,甚至拿来制作清洁用品或化妆品。

民间也有业者如元宇生技,近年才从海外回流设厂,主力产品便是以台湾竹加工成板材,再制作成家具,瞄准的就是未来看好的国际绿建材市场;坊间近来也有以竹子做成的牙刷、眼镜为主的文创杂货,正以其独特性、客制化的特点,抢攻小众市场。

竹子,从过去的素朴到现今的时尚,它多工与容易亲切的特点不曾改变,即便时代更迭,物换星移,依旧能再与人们相伴,长长久久。

以竹子做成的各样精品小物,结合了工艺技术与文创美感。 (图/林旻萱)

(本文摘自《台湾光华2020.10》)

《台湾光华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