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古灌区护渠人:为千年古渠“保驾护航”

(原标题宁夏引黄古灌区渠人:为千年古渠保驾护航”)

新华社银川10月15日电(记者艾福梅)得知宁夏引黄古灌区被列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古渠打了20年多年交道的杜永新骄傲兴奋不已。

“这些古渠道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这次申遗成功,宁夏向世界亮出了名片,更多老百姓会因为关注申遗而了解到原来还有我们这样的单位和一群护渠人。”杜永新说。

宁夏引黄古灌区是中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灌区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存秦渠汉渠汉延渠唐徕渠等古渠仍在发挥着灌溉良田的作用。这是中国黄河流域主干道上产生的第一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数据显示,目前宁夏引黄灌区灌溉面积828万亩,灌区内干渠25条,其中超过百年历史的渠道有14条,总长1292公里。

这些古渠历经沧桑变化至今仍能发挥作用,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护渠人的精心管理和维护。

这是宁夏青铜峡市引黄灌区一景(2017年10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

1998年参加工作的杜永新现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渠道管理处大坝水利管理所所长。渠道管理处下辖管理所,每个管理所又分成3到5个段,每一段的距离约为四五公里。

杜永新告诉记者,护渠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巡堤。20年来,巡堤的路从坑坑洼洼的泥泞路变成了混凝土路,下雨天也可以骑摩托车或开车去巡护了。

“每天2到3次巡堤,用水高峰期或者降雨期增加一到两次,主要看保护范围内有没有斗口被损坏,有没有人私开斗口放水,有没有人乱挖树……甚至需要细致地观察堤坝上有没有蚁穴。”他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在电话尚未普及的年代,管理部门检查每个渠段的护渠人是否完成工作,采取传递水牌方式,一个牌子一段一段传下去。各段汇总渠道情况也是靠人工传递纸条

改革开放以来水利经历了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发展可以说是飞跃式的,”杜永新说,宁夏引黄古灌区是自流灌溉,因此很多时候需要抬高水位。以前没有闸门,需要人工插上一根根木头,然后用柴草淤起来,这个工作很危险,一不小心就有人掉水里去了。

后来,开始使用手摇的节制闸,属于半机械化。但这种手摇节制闸很费劲,摇很长时间可能才上升一点点。

“现在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实现电脑控制,像我们给各干渠放水都不需要出办公室,在电脑上操作就行。”杜永新说。

变了的是工作方式,但不变的仍是工作的琐碎和枯燥。在每年用水的七八个月时间里,这些护渠人需要24小时吃住在单位,难以照顾家庭

“民以食为天,而粮食离不开水,我们管理好这些古渠,管理好这些黄河水,为老百姓服务好,我觉得挺骄傲,挺有意义的。”杜永新说。

这是宁夏银川市境内的引黄灌区水稻种植区(2017年6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王鹏摄

当然,这些默默支撑着整个引黄灌区基础工作的护渠人依然渴望社会的认可。

“有一次我住院医生问我是干什么的,讲了半天他们也不明白。在很多人的认知中,水还用管么?不是顺着渠道流,然后就淌到田间地头了么?但其实这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有调度、有放水,要经过很多道程序才能到田间地头。而如果在扬水灌区,还有泵站,要把黄河水一级一级扬起来才能到田间地头。”杜永新说。

前两天,宁夏引黄古灌区成功申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新闻发布会在杜永新管辖的唐正闸附近举行,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小管理所受到了众多媒体的追捧。

“我们希望未来有更多人关注宁夏引黄古灌区和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渠,并参与到保护中来。”杜永新说。

(原标题:宁夏引黄古灌区护渠人:为千年古渠“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