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县农业旅游升级 竹北水月及新埔大墩山画定休闲农业区
农委会公告画设的竹北市水月休闲农业区内,有知名的拔仔窟乌鱼养殖区,渔民忙着采收乌鱼子。(罗浚滨摄)
农委会公告画设新埔大墩山休闲农业区,旱坑里是新埔知名的柿饼产地。(罗浚滨摄)
新竹县积极扩展休闲农业,规画竹北市水月和新埔镇大墩山等两处休闲农业区,日前获农委会正式公告画设,使新竹县休闲农业区从五区增加为七区,提供游客更多元丰富的农业旅游服务。
县长杨文科表示,县内原有新埔照门、峨眉十二寮、横山大山背、五峰和平及尖石那罗湾等五处休闲农业区,他上任后为落实「促进农业六级化,打造农渔村新价值」的政见,县府团队在2019年6月向行政院提出申请,画定竹北水月休闲农业区和新埔大墩山休闲农业区。
经农委会先期诊断、实地勘察及检核等作业,终于顺利公告画设,后续将由中央辅导和经费协助促进休闲农场经营,结合农业生产、加工及体验服务等元素,串联行销农村体验等旅程,带动地方产业多元发展。
农业处长范万钊指出,竹北市水月休闲农业区面积481公顷,范围包括新港、崇义、尚义、新庄和白地等五个里,有知名的拔仔窟乌鱼养殖区,养鸡、蔬菜、水果等多样化农业,是县内唯一兼具农业和渔业生产的农业区。
竹北西区有农村风光和滨海景观,是民众单车漫游的轻旅行路线之一,未来休闲农业区画设经营后,可带动农渔产业特色及农业旅游的发展,达到平衡区域发展的效果。
新埔大墩山休闲农业区面积589公顷,包含旱坑里、北平里及南平里,是新埔柿饼和水梨的重要产地,并有仙人掌、蔬菜、咖啡等产业,画设专区后将协助农业转型,整合人文自然生态和农村文化,结合新埔客家小镇「3街6巷9宗祠」的古迹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