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农业创新 竹笋乌鱼子酱吸睛
嘉义县政府辅导大埔乡麻竹笋产业升级,发展出竹笋乌鱼子抹酱、竹笋牛轧饼、竹炭花生等产品。(嘉义县政府提供/张亦惠嘉县传真)
嘉义县大埔乡是麻竹笋的主要生产乡镇,耕种户数约350到400户左右,占大埔乡总户数7成。嘉义县政府为协助农村社区升级,多次下乡与当地农民沟通,发展出农创产品2项,包括和平区社区发展协会的竹笋乌鱼子抹酱、竹笋牛轧饼等。
「嘉义县产品加值研发暨行销计划」由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水土保持局补助新台币200万元,县府配合款50万元,协助农村进行软体方面的升级,如产品加工设计及包装设计检验等,希望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县农业处指出,为加速嘉义县农村整体规画,区域产业创新辅导升级,县府多次下乡与当地公所、民意代表、业者与厂商多方讨论,透过滚动式的讨论修正后,提出符合当地需求的工作项目,期待能增加农村产业竞争力,进而达到吸引青年返乡,改善农村人口结构。
大埔乡长吴明勋表示,大埔的可耕面积很少,但因地处偏远,离都市消费市场也远,交通运输不便,不能推广其余幼嫩的农产品,只能选择省工且易管理贮存的麻竹来种植。
一般来说,鲜笋多交由杀菁业者收购,本身也没有标准的加工流程,获得利润少又不稳定,嘉县府协助研发多样化加工产品,并推出专属大埔乡的笋类包装设计。
县长翁章梁说,大埔乡的麻竹笋不但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因此从在地特产出发,以此为发想,采用麻竹笋从生长到加工的过程,推出系列的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