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谷论坛》恢复台湾社会特有的眷村文化(陈复)

妆点红灯笼与春联的眷村,充满浓浓年味与怀旧温暖氛围。(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在台湾社会,由于学校教育正在冲刷青年学子的国族认同,中华文化面临彻底的异化,已经被人当作一种「国家文化」,甚至有时会被偏激者说成只有国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其生活型态呈现的风格才会是中华文化。这是种严重被误导的观念,殊不知「中华」两字的本意跟国家文化没有任何关系,而是指人生的内外整合,其呈现的文化风格具有跨国性。《说文解字》说:「中,内也。从口一,下上通也。」「中」这个字反映出人内在的生命贯通无碍,呈现有德者的精神状态。《说文解字》并指出:「华,荣也。从艸垂。」这表示「华」这个字本意指树木结实丰硕,被引伸成生命展现繁盛茂密的样子。如果我们将「中」与「华」两个字的意思整合,《礼记‧乐记》说:「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意指人如果能用谦和平顺的态度扩充积累出自己的内在,往外在就能绽放出深厚的能量,这种整合性的观念,就是我们在指称「中华」的实质意涵。由此可知「中华」两字具有「内圣外王」的意涵,实属全人类本来都应该落实的文化理想。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来到东亚社会生活(不只包括海峡两岸,还包括日本、韩国与越南,甚至东南亚的新加坡与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就会发现这些社会的文化型态有相当的同质性,该同质性就来自于中华文化的影响,人心中始终有着内圣与外王的观念,认为做人要有修养生命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落实到社会中,最终让整个社会都能同蒙其福,因此东亚社会的共同基调就是这种内摄型文化,人通常会有「律己」的态度。如果我们不从本质的意涵来探讨中华文化,只从现象的层面来探讨,就会误认中华文化只是摆在故宫博物院里的器物或字画,需要人有空特意去观赏,而不会觉得这跟我们的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尽管台湾社会经由当前政府的操作,已经相当程度正在弱化中华文化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甚至标立出一种「多元的台湾文化」,将中华文化包含进去,其自身的主轴则转向西洋文化,但只要中文还没有彻底废除,文化集体潜意识借由这套文字系统持续承载着中华文化,依然具体在不同程度影响着我们五大族群的日常生活。

当前政府持续在推展「双语教育」,其深层原因就是希望逐渐降低国人对中文的依赖,只有中文素养低落,台湾人不再有华人的意识,譬如觉得修养不重要,学生对父母或师长无礼甚至批斗他们都很正常,重点只有维护自己个人的法律权益,这样才能彻底摆脱中华文化的影响,并持续在选举时投票给其所属的政党。对于这种现象,外省族群特别要有警觉。从族群议题的角度来观察,中华民国做为国体,在国人的心中日渐衰落,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支撑其存在的底气已经在消失中,该底气就是指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衰落,则首先来自于外省族群对自身不再有认同,这包括祖先来自于外省族群的年轻人,却不认同自己是外省人(而只是台湾人,并说自己的爸爸或爷爷才是外省人),更对于眷村文化感觉极其陌生。当这片岛屿上的台湾文化只剩下闽南族群的寺庙文化与客家族群的宗祠文化被视作中华文化,这固然没有错,却会使得中华文化在台湾失去一块能跟中华民国接气的最主要管道,使得中华民国日益不再被自己国民认同。

暂且不谈新住民族群与原住民族群,因为新住民族群目前正在型塑的过程中,尚有待于相关有识者的构思;而新住民族群的议题比较复杂,比较不属于这里有空间讨论的范畴。专门针对汉人的三大族群来说,闽南族群的神灵信仰,使得其产生极度丰富的寺庙文化(尤其内政部长年统计台南与高雄两县的佛道寺庙的数量属全台第一名与第二名);客家族群的祖先信仰,使得其产生渊远流长的宗祠文化(尤其内政部长年统计桃园与苗栗两县的祭祀公业的数量属全台第一名与第二名),这两者都是信而有征的政府统计数据,各自证成闽南族群与客家族群的主要信仰倾向。寺庙文化与宗祠文化都是中华文化落实在台湾社会的具体风格,神灵与祖先共同交织出华人在灵性层面的归属感,但这种灵性归属感需要搭配理性的基石来支撑其存在,才能使得中华文化在台湾生生不息的滋长,过去是明郑与清朝的政权,现在则是中华民国这一政治架构,这一政治架构由外省人带来台湾,由此产生的民国信仰,其实是种理性与感性交织的信仰型态。

但这一架构目前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引领中华民国来到台湾社会的外省族群自己都不认同自己了,当外省人不再有民国信仰,而只想依附于「台湾人」的保护伞来隐蔽自己的出身,这种「无族群认同的台湾认同」,只会让其他族群觉得荒谬错乱,如此你不只不可能获得尊重,焉能期待闽南人或客家人跟着相信世间尚有民国信仰的存在?因此,正在弱化中华民国的人不是其他人,就是外省人自己,这件事情说破虽然有些残酷,却是外省族群不得不承认的现实。闽南人有寺庙,客家人有宗祠,外省人当然大可跟着去全台各寺庙祭祀各种神灵求取保佑或获得皈依,再不然像是马英九前总统来到苗栗通霄马家庄祭祀马家祖先,借此当作自己「在台湾的家乡」,但当眷村文化逐渐飞灰湮灭,全台已经没有几间还有人实际居住的眷村,外省人失去的家园不只是实体的聚落,更已逐渐失去「精神的信仰」,这使得中年人与老年人常会自然而然受洗接受基督信仰,年轻人则常沦于「什么都不信仰的虚无主义」,只在意现世的利己与眼前的幸福。

眷村文化的消失实属台湾社会的重大损失,因为这种文化有两大特征:「跨省融合」与「中西会通」,前者是指眷村常将中国各省南腔北调的人民聚集在同一个村子中,大家不只互通有无,甚至会通婚,彼此交流着语言、饮食、风俗与信念,共融成「具体而微的中国社会」;后者是指因中华民国政府的亲美政策,使得外省子弟如果有接受高等教育,常都会出国留学念博士或硕士,有些人从此归化外国,有些人回台则会传播欧美思潮,使得眷村文化常反映出中西会通的现象。这两种特征都是古往今来的中国历史极其罕见的生活经验,使得台湾社会的中华文化呈现出特有的前瞻性与开创性,继续在拓展中华文化的深度与广度,更使得外省人不论到大陆或欧美都会有种熟悉感与便利感,但,现在眷村文化消失了,中华文化在台湾不再有转型蜕变的枢纽或转轴,这难道不会是台湾社会的重大损失?因此,外省人需要对「离散族群其实正在削弱民国的生机」这一现象有深刻的觉醒,大家应该重新凝聚起来,开始探讨如何恢复台湾社会特有的眷村文化。(作者为国立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