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谷论坛》完成民国南渡的历史壮举(陈复)

因为有「民国南渡」,才会在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后,台湾却揭开「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序幕,全面展开各种保护与阐发中华文化的政策与举措。(图/新北市文化局提供)

没有住过眷村但属于外省族群的年轻人问我说:「我并没有住过眷村,对于眷村的印象只有通过上一辈的诉说,还有自己曾经看各种戏剧带来的想像,这种状态该如何替复兴眷村文化做点事情?」这的确是对「眷村」还有情感的年轻人会有的疑惑。现在,不只国防部曾经直辖的886个眷村都已所剩无几,公教警消这些单位曾经设置的广义眷村都已大幅改建成高楼大厦,「眷村」这一空间实体已经如同被刨根一样几乎荡然无存了,我们该如何复兴眷村文化呢?

眷村中的「眷」这个字本来就有「眷恋,眷爱,眷顾」的意涵,眷村中住着「眷属」,这既是指自己的亲人,更意指牵挂着亲人产生的关怀与思慕,这些人不只牵挂着眼前看得见的亲人,更牵挂着眼前看不见的亲人,因此始终有着「双乡情结」,眷村既是自己的家乡,正因脚踏着这结结实实的家乡,则还能安然探索祖先居住的故乡,但当家乡同样变成故乡,眷村都被拆除,大家散落到都市各角落,则「眷村人」就接着产生「双乡失落」,彻底变成一群「失魂落魄」的人。

人如果失魂落魄,这完全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更不要说一群人都感觉到失魂落魄,就会变成国家存亡的危机。因此,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眷村中本来存在的「眷恋,眷爱,眷顾」的意涵重新恢复,变成人人都愿意拾回的生命品质。

记得我曾经写过〈眷村文化是台湾质性飞跃的枢纽〉与〈眷村文化在四大领域的杰出贡献〉这两篇文章,从「中华现象论」的角度,探讨眷村文化如何持续呈现与落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包括政治、教育、风俗、文学、饮食、音乐、语言、电影、建筑与军事这十大领域),具体该如何落实呢?当前国防部已经挑选出13个地点当作眷村文化园区,加上各直辖市与县市政府列管的55个眷村(包括历史建筑、纪念建筑、市定古迹或县定古迹),除可做眷村文物的静态展示外,其实应该从这十大领域出发,举办各种讲座来跟大家阐释眷村文化,甚至举办各类发表会(譬如饮食或文学),或举办眷村音乐演唱会或眷村电影首映会,让眷村被活化,成为台湾社会的「文艺复兴基地」。

当前眷村被国防部或各直辖市政府或各县市政府各自列管的状态,其实极其不利于眷村文化的凝聚与传播,需要设立中央部会来统一管理,这就是敝人为何要提倡设立「外省族群委员会」的原因。为何我们不干脆称作「眷村文化委员会」呢?这主要是因外省族群并不见得都住在眷村中,外省族群委员会要办理的事项并不仅有保存与管理这些眷村而已。

而且,每个眷村文化园区应该要有实际任职的「村长」,意即设置办公室,不只有主任的存在,更有各种职等相关工作人员来办理眷村的实际运作,当有政府编制公务员每天在当地经营眷村,看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与一景一物,才能真正知道该如何活化眷村,这样不只能让外省族群重新获得凝聚,青年能过来政府单位工作,并能对外传播眷村文化。

这时候,眷村文化既是外省族群的文化,更超越外省族群,成为中华民国的公民都可接触与参与的文化,这就像是在台湾社会,年轻人常参与部落文化,体会原住民的祭典与狩猎;或者常参与宫庙文化,体会闽南人的求神与问卜,这些族群文化都已经是台湾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但当前不只外省族群的青年,任何生活在台湾的年轻人一听到眷村,就会觉得很生疏且有距离,甚至觉得里面的文化是「老人的历史」,跟自己毫无关联,如果在眷村中举办跟眷村文化有关的美食节或音乐会,或者举办眷村文学诸如诗歌朗诵会或小说读书会,让作家来跟大学生面对面相聚于一堂探讨眷村课题,当眷村内重新恢复探索各种有关于族群文化的动态活动,大家开始习惯回来眷村,年轻人还会觉得这跟自己无关吗?

现在几乎已经难有人实际住在眷村中,因此,「眷村」应该要变成一种意象,其象征着最经典的中华民国,不论经历如何的苦难,都能坚苦卓绝的奋发图强,就像欧阳修撰写《新唐书‧张廷珪传》中说:「古有多难兴国,殷忧启圣,盖事危则志锐,情苦则虑深,故能转祸为福也。」后来蒋中正将其转化,拿其中八字来说「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意指常有忧患反而能开启圣明;常有苦难反而能兴盛国家,眷村文化就是「中华民国文化」具体而微的呈现,这里会是民国文化最精湛的博物馆,如果能细致规划,不只吸引曾经有眷村经验的外省人回来眷村,更能吸引不曾有眷村经验的外省人回来眷村,还能让其他几个族群的人都愿意来接触眷村,成为「爱国」与「爱家」最具典范的教育园区。

而且,敝人还想从「中华本质论」来谈如何恢复眷村文化,毕竟任何文化的现象都有其文化的内核,眷村文化里面的人情义理,全都来自于中华文化,如果有年轻人觉得眷村对其而言已经变得很空幻,除依照前面所说,动手耕耘前面十大领域的眷村文化外,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认真研究并阐发中华文化,尤其是探讨中华思想的「经,史,子,集」这些典籍。如果你有「外省人」的自我认同,就要知道民国38年(1949)不只是任何一家一姓渡海来台的生命史,而是中国历史上自东晋的永嘉南渡与南宋的建炎南渡后,第三次由中央政权带领大批军民展开的民族大迁徙,这固然是国家的大悲剧,却在迁徙地点替中华文化保存大可燎原的星星火种,开创出「中华文化的一大盛局」。

如果我们只站在台湾主体的角度来思考,或者由地理格局来看,就会觉得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台湾是「东渡」;如果我们站在中华民国主体的角度来思考,就会知道政府的首都由南京转往台北,由文化格局来说是「南渡」,因为有大批不愿意接受中共统治的文化精英,由北而南跟着政府辗转来到台湾,使得台湾社会主流本来只有中华文化脉络里的闽南文化(其他族群文化则属于非主流),开始有机会大规模接触到具有内核意涵的中华文化,由于有相当大量高素质的精英来台,他们不只穿着民国时期的服饰(男性常穿长袍而女性常穿旗袍,后来顺此脉络发展出「唐装」的服饰),更重要在于带来整个中央政府机构在台完整运作,型塑出真正意义的「衣冠南渡」,因此我会将其冠名为「民国南渡」。

因为有「民国南渡」,才会在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后,台湾却揭开「中华文化复兴」的伟大序幕,全面展开各种保护与阐发中华文化的政策与举措,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重新注释「经,史,子,集」,让无数青年学子能很便利就阅读这些典籍,从中影响自己的做人处事,其中更有些人接棒成为研究中华文化的学者或教师,我个人就经历这段成长历程。

现在被保存下来的眷村,不能只办各种「嘉年华会」,更应该成为学习与传播中华文化的学校,这种学校就是「书院」,聘请讲师来传授典籍,有外省族群意识的同胞,不只平日自己来学习,更可引领自己的子弟来学习,当亲子有探索中华文化的共识与交集,更能在家庭中自己形成读书会,使得家人从中凝聚彼此的情感,完成「眷恋,眷爱,眷顾」的人生。

因此,请不要再自我质疑:没有眷村,我们该如何替眷村文化做点事情?眼前百废待举,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你的觉醒,才有可能获得振兴。不要再抱怨当前的政府在「去中国化」,没有什么事情都要靠政府来完成,你不认同政府的作法,政府不要的东西,你自己不会捡回来?当你愿意重新在台湾复兴中华文化,你就是新一波的「眷村人」,你在眷村中把弟子视如子弟,教导其学习中华文化;回到家庭中,你把子弟视如弟子,同样教导其学习中华文化,当我们这样一群人凝聚起来,还会怕政府「去中国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马来西亚政府长期压制中华文化的传播,马来西亚华人就自己办「独中」来凝聚彼此,马来西亚华人做得到的事情,我们在台湾的外省人会办不到吗?完成民国南渡的壮举,舍我其谁!

(作者为国立宜兰大学博雅学部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