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418人热伤害 医:不渴也要喝水

全台气温炎热令人难受。图为民众在行走时用外套披在头上来抵挡阳光的照射。(本报资料照片)

全台气温炎热令人难受,根据卫福部统计,7月截至10日,全台已有418人次因热伤害就医,已接近去年7月全月的一半,光是6日一天就高达50人次。医师指出,气温超过30℃时,每上升1℃,死亡风险就上升3%,炎炎夏日应避免在中午到下午3点进行户外活动,如须外出,务必每15到20分钟喝一次水,不口渴也要喝。

今年7月才过不到一半,全台热伤害就诊已累计418人次,平均每天有41人次。相较去年7月全月热伤害就诊累计887人次,今年恐怕会更多。卫福部说明热伤害定义,包括中暑、热晕厥、热痉挛、热水肿等,以及气候过热导致的意外事故等。

台北市立联合医院和平妇幼院区急诊科医师钟禀彦说,热中暑的早期症状包括头晕、头痛、恶心、皮肤发红发热且干燥、心跳加快和呼吸急促,若不及时处理,症状往往会迅速恶化,出现高烧(体温超过40°C)、意识混乱、抽搐甚至昏迷。

台湾心肌梗塞学会荣誉理事长、高雄荣总重症医学部教授黄伟春指出,高温环境下会导致水分蒸散,血液变得浓稠,血管内皮容易受损而产生血栓,导致心肌梗塞。而水分蒸发也会导致电解质不平衡,太高或太低都可能引发心律不整。

钟禀彦提醒,应尽量避免在最热的时段外出,通常是中午到下午3点。如必须外出,要确保充分补水,每15至20分钟喝一次水,即使不口渴也要主动饮水,穿着宽松、浅色、透气的衣物有助于散热,对于必须在高温环境工作的人,应调整作息,增加休息频率,并在阴凉处休息。

室内也不可轻忽热伤害,尤其高龄、慢性病族群更要留意。黄伟春说,当气温超过30℃,每上升1℃,整体死亡风险就会上升3%。一旦环境温度超过30℃,就要想办法降温,最重要的是保持体内水分充足,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000到3000毫升,保护自己避免因热伤害而造成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