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童左侧鼻腔「凸一块」 竟是被「多生牙」入侵了!
多生牙又称「赘生齿」,虽然不会疼痛,却会影响美观。台北荣总儿童牙科研究发现,5岁前拔除多生牙,比8岁时再拔除,术后需再矫正或二次牙齿暴露手术比例,从57%降到3%;建议家长在4、5岁时,可先带小朋友到牙科照一张上腭前牙咬合片,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台北荣总牙科部主治医师谢春怡表示,多生牙(supernumerary tooth)是指在正常齿列外多出的牙齿,好发于上腭前牙区,发生原因不明,其中发生于门齿附近的多生牙称为「正中赘齿(mesiodens)」,亚洲人发生的比例较高,约有3-5%,台湾两个研究的比例分别为2.7%与7.8%,通常是因为孩童到了8、9岁门牙延迟萌发或排列不整齐,前往牙科求诊才发现。
北荣儿童牙科就曾收治一名11岁廖小弟,在例行放射线检查发现一高位正中赘齿,并于左侧鼻腔见到突起,但因临床上无其它相关症状,不需进行后续手术,追踪8年至今并无变化。另一名10岁张小弟,因正中赘齿导致恒门齿阻生及牙齿排列不正,虽于8岁移除赘生齿,但因正中门齿仍阻生,后续经矫正、二次手术暴露牙齿,并以矫正力量经一年半后才回到正常位置。
▲11岁男童左侧鼻腔「凸一块」,竟是被「多生牙」入侵了!(图/北荣提供)
针对未萌发正中赘齿的移除时机目前仍颇具争议,许多牙医师赞成延迟至正中恒门齿牙根生长完成(约8-10岁)后再进行手术移除,以避免手术中伤及邻近发育中牙胚,但相对须承担上述正中赘齿会产生的并发症及之后因为错失恒门齿自行萌发潜能,而需二次手术以暴露阻生恒齿的可能。
为了解手术移除未萌发正中赘齿的理想时机,北荣儿童牙科特别将2005至2012接受正中赘齿移除手术,术前以传统或牙科电脑断层定位,且持续追踪回诊的病童105名,共有145颗正中赘齿,依不同的病患年龄、正中恒门齿发育阶段及与邻近恒门齿位置关系作分组研究统计。
结果显示,正中赘齿移除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比例与手术时病患的年龄及手术时恒门齿的发育阶段并无相关性。手术当下有正中赘齿所产生不良影响的案例数54(37.2%),术后续需行矫正或二次牙齿暴露手术的案例数有29(21.7%),其中年龄五岁前进行手术比例为3%,此比例在大于8岁才进行手术者为57%,统计有显著提高。
谢春怡建议,早期手术移除未萌发正中赘齿,较能避免日后赘生齿产生的并发症及相关手术及矫正治疗,并且在配合全身麻醉及电脑断层定位的使用下,病童的配合能力及术中伤及发育中恒牙牙胚的问题皆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