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微电影来袭
2011年「微」(Micro) 这个字,已经悄悄的入侵了我们的生活;从「微博」、「微小说」,一直到近日炙手可热的「微电影」,通通冠上了「微」这个字。
微电影。原 于 KUSO
其实最初始,微电影的雏形,如同许多网路短片,是从对于大片,大制作的嘲讽(parody)。例如在2005年网路上盛传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就是对于陈凯歌的《无极》所做的嘲弄。在这个短片中,创作者重新剪辑《无极》画面,并且搭上揶揄搞笑的旁白。然而随着各种网络硬体与移动载体的发展完备, 微电影这样的形式,也从被接受到被喜爱。故事不再依附在大片上,开始独立发展,随着网民的创意,更加天马行空。
而相较于传统在youtube的网路短片,微电影卖的是一种「故事」。这也是为什么微电影可以和Youtube素人自拍影片在移动终端的竞争中找到区隔和出路。这种可自由结合各种戏剧主题,可以说故事的「微电影」,透过网路或掌上型装置观赏方便,逐渐成为一种广受喜爱的新型态娱乐享受。
微电影题材更庶民
然而造成微电影遍地开花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只管传播,不用担心回收。毕竟微电影不像制作正规电影一般,需要强大的制作成本为后援,加上播放平台只是网络,因此在制作上甚至可用一般手机进行拍摄,家用电脑就可以进行剪辑与上传。所以微电影比较不用考虑回收,内容也就更贴近庶民生活,包罗万象,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不但可以单独成篇,也可集结成一个系列。加上观看微电影,观众并付费,因此只要影片本身具有话题性,就会伴随而来大量的收看人口。加上随着手机以及无线上网的普及,具有议题性质的影片更是在社群网络上大量的被转载与流传,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以中国大陆为例,目前拥有手机的人口已经超过8亿,而许多热门的微电影在网路上的点击率更达到2亿次。这样巨大商机,以及相较之下低廉的成本(制作周期短,无需众多明星卡司) ,加上方便收看也让许多既定的网路行销,以及网路广告透过微电影的方式包装推出。
微电影。广告效益佳
由汽车厂商凯迪拉克所赞助由吴彦祖所拍摄的《一触即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支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媲美电影,融入明星、追杀、特技、悬疑等动感元素,瞬间打动观众得到了许多的好评,所带来的宣传效益,更是从原本的生活消费版面跨越到娱乐版面,让车商不仅赢的面子,更赢得里子。因此2011年凯迪拉克再度与艺人合作,前往美国拍摄微电影莫文蔚《66号公路》,而莫文蔚更亲自配唱创作歌曲《没有围墙的世界》。除了车商以外,这样的商业模式也引起了各大品牌的效访,例如韩国三星也赞助知名主持人蔡康永拍摄他的第一部微电影作品《纵身一跃》。
在台湾,微电影也飘洋过海发展的火热。随着最近总统选战到来,蓝绿双方纷纷在网路上推出微电影抢攻网路族群,甚至日前线上游戏大厂中华网龙也推出《钻石俱乐部Online》「十二星座麻将物语」微电影系列。而唱片公司也配搭着艺人宣传,将新专辑的音乐录影带拍摄成微电影,例如马来西亚海螺唱片与台湾海蝶唱片所推出的《谢谢寂寞》就是由音乐录影带转战微电影市场的例子。
然而目前微电影带来的是创作的自由,还是转变成另外一种伪装成电影形式的网路广告?也成为众多「网民」讨论的焦点。无可厚非的,我们可以看到微电影所产生的一种新商业模式:由厂商决定好置入产品后,找寻适合的导演与明星来制造卖点以及话题。
微电影。评价仍靠创意
相较于传统广告,微电影的重点是故事。因此只要故事有点,那么使用者就会得到满足。乐观的来说,这样的一个模式可以做到让投资人、媒体、创作者、观众四方得利。就创作者而言,可以从创作之初便结合广告元素进行创作。对观众而言,这也避免了影视作品创作后期广告硬性植入,导致观众产生抵触情绪。而播出平台也能收获巨大的点击量以及广告收益,满足了各个面向。
然而悲观的来说,毕竟这样的微电影缺乏了更纯粹的创作本质。它只是一个故事型的「广告」,而商业逻辑也容易让人忽视电影感动人的本质。一味的追求高点击率所产生出来的影片只是更腥、膻、色,而不一定代表观众接受。毕竟在传播学上,被告知并不代表观众接受或买单,能否产生正面的评价才是重点。
微电影的兴起说明了观众对于故事性产品的认同,也证明了数位时代对于内容的渴求。随着科技的进步,这样轻薄短小创作只会有更多的舞台,然而聚光灯又会落在哪个作品上,我想除了话题性之外,创意以及分享的本质将会是决胜点。毕竟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创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