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个老房子加起来2473岁!「大哥」在金门超过200年

台北的「迪化二○七博物馆」收录25个老房子创生的故事。(图/远流出版提供,下同)

记者林育绫/台北报导

老屋创生」是一门学问当中也充满岁月累积的故事,位在台北的「迪化二○七博物馆」规划为期半年的「老房子.新生命特展,并透过《老屋创生25帖》一书,收录25个活化使用老房子的案例,这些老房屋龄加起来共2473岁,年纪最轻的57岁,而最年长的「大哥」在金门,从清乾隆年间起建至今已超过200岁!

「迪化二○七博物馆」创办人陈国慈女士提到,台湾近年对「老房子活化」的动力很强盛,不时会出现一栋破旧且无人注意的老屋,摇身一变成了美丽的闪亮钻石。而她在走访多处老屋再利用后,发现台湾人对老屋的营运使用,充满热情和创意,于是许下心愿,在迪化二○七博物馆开馆2周年时,要将这些活化老屋的故事纪录下来,让未来有兴趣投入的人有可参考的资料,并发展出属于自己的老房子新生命。

她与远流出版公司合作《老屋创生25帖》一书,收录了25个活化使用老房子的案例,同时以影像视觉策划展览,向读者叙说这25个老房子的故事、经营眉脚等。她跟团队为期2年的筹备与整理纪录过程中,也体会到老屋所见证的故事、守护的记忆,是每间老屋之所以让人有深厚情感的所在。

25间老房子全部加起来已2473岁,其中12栋老屋超过100岁,年纪最大的「大哥」是金门的「水调歌头」,于清乾隆年间起建至今已超过200岁,而最年轻的就是「迪化二○七博物馆」57岁。而空间营运的型态更是别出心裁,包括博物馆、书店民宿酒吧,甚至还有理发厅

她接着表示,这25间老房子同时也是台湾历史生态缩影。首先,这些案例横跨了14个县市,从台北到金门,每个地区民情都不同。再者,还跨越了台湾三个重要历史时代,从清朝、日治到现今。这些老屋见证了一代又一代的故事,装载了数代生活在此的人们的生活与记忆,所以,老屋不但不能拆,还要能与现代接触、为自己发声。她统计过,每年约有100万的人因为这25间老房子而有机会亲近、聆听老屋的故事。

▲25个老房子经营者大合照。

《老屋创生25帖》的经营者们,在空间营运的型态更是别出心裁,包括博物馆、书店、民宿、酒吧,甚至还有理发厅。例如屏东恒春信用合作社」是一群朋友因为爱好冲浪,透过分时共享的概念,经营老房子,因打响口碑,还有不少创业者已走出品牌创业。

「老房子.新生命」特展地点:迪化二0七博物馆地址台北市大同区迪化街一段207号特展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9月29日特展讲座:09月27日(六)10:30-12:00开放时间:周三至周一,平日10:00-17:00,假日10:00-17:30(周二休馆,国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