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故乡愿景》老叶新酿 三角涌再飘茶香

三峡农会经常举办许多制茶研习活动,学员们透过亲身体验,了解制茶的辛苦过程。(许哲瑗翻摄)

为继续传承茶产业,三峡农会请来老师傅教导学员制茶。(许哲瑗翻摄)

动员令

外销市场萎缩、内销市场受到其他茶区挑战下,从日治时期就驰名的三峡茶叶,一度在1980年代面临生存危机,经过三峡农会改推生产碧螺春蜜香红茶,不仅重新擦亮三峡茶叶招牌,也吸引许多青农回乡,为在地百年的老产业注入新生命。

根据三峡农会记载,三峡制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清代同治7年(1868)英商杜德前往海山地区推广茶叶种植;日治时期三井会社在三峡设立大豹、大寮2个制茶工场,外销以阿萨姆种产制的「日东红茶」,三峡地区茶叶也随着「Formosa Tea」打响名声。

昔曾外销 战后没落

三峡农会总干事张永巨表示,三峡红茶在战后式微,取而代之的是当时蒋介石总统等外省籍达官显要喜爱的「龙井茶」及「香片」,还有绿茶及包种茶。为配合生产香片,当时板桥浮洲一带都是茉莉花田,但在1980年代外销市场断绝,三峡茶叶生产受到严重打击,几乎一蹶不振。

张永巨说,除市场萎缩,当时国内建筑业、制造业景气一片大好,种茶、采茶菁的收入不如做工1天收入,年轻人口大量外移,三峡茶叶在内外交逼下,种植面积全盛期的1000多公顷,锐减到只剩100多公顷。

技术改良 推陈出新

当时的三峡农会推广股长王清松,眼见三峡茶叶生产恐有断根之虞,加上三峡地区茶叶品质坪林有落差,若继续生产包种茶恐难在市场生存,于是想出利用制造包种茶技术生产「碧螺春」绿茶。

张永巨回忆,举办第1届的碧螺春绿茶比赛时,农会虽大力鼓吹,但仅77点(人次参赛,到今年参赛人数增至380多点;当时1台斤茶菁收购价是50元,今日则已飙升到300元左右,茶园面积也增至200公顷,制茶景气回春可见一斑。

张永巨说,为提升茶叶品质,农会也持续向茶农推广不喷农药、少用肥料观念,让消费者能喝到连第1泡都不用倒掉的健康茶叶;他也自豪指出,目前三峡不仅有6家茶农获得有机认证,在市府农委会农粮署各单位检测中,三峡茶叶检验结果都是无农药残留,也是全国之冠,绝对能让消费者喝得安心,不仅创造出安心农业,也为三峡的「青心柑仔」茶叶创造另个新市场。

吸引青农 注入新血

张永巨表示,碧螺春的青心柑仔茶菁以春、

秋季较佳,但5至8月的夏季期间仍有茶菁生产,农会发现小绿叶蝉叮咬后的茶叶,因茶叶结构、成份唾液酵素破坏,反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天然熟果香,且叮咬愈严重、茶叶品质愈好,泡起来茶形漂亮、茶汤红润,形成风味独特的「蜜香红茶」。

三峡农会结合茶农在2008年推出蜜香红茶,立刻受到好评,不仅成功调整茶菁产期,也创造出可观利润,连知名的连锁咖啡店也使用三峡生产的蜜香红茶。

交流传承 延续荣景

张永巨说,三峡茶叶重新找到定位与市场后,吸引不少青农愿意返乡投入制茶、种茶,返乡从事茶叶制造及产销的青农约近20人,也为在地百年老产业注入新血。

但张永巨及在地制茶老师傅黄文雄、返乡青农王维诚异口同声表示,制茶不仅辛苦,且技术门槛相当高,返乡投入生产者几乎都是家族制茶的后人,且三峡茶叶全靠手摘,种茶、采茶与贩售茶菁的农民普遍年龄偏高,后继无人已成隐忧。

为继续传承茶产业,三峡农会将成立「三峡青农联谊会」,透过青农间技术交流、邀请老农教导「撇步」、行销人才从旁指点,盼共同激荡出更多点子,延续三峡百年制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