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缺工4/预铸模组、机器人上阵 建商自救各显神通降低人力

目前兴富发在商办建案,多以轻量耐震施工快速的玻璃帷幕,取代易龟裂漏水传统钢筋混凝土外墙。图为兴富发位于台中七期的商办NTC国家商贸中心。(图/业者提供)

台大缺工,虽政府允许公共工程引进外籍移工,但大陆工程却表示,工地人力短缺,不少工种仍找不到师傅。其实不只台湾,全球营建业都面临人口老化及缺工的问题,「引进外籍移工只是短期效益,非长久之计。」

大陆工程英籍执行长Simon Buttery分析加拿大及德国「缺工」的解决之道,「都是政府带头领导,产官学一起提出长期策略,借用科技力量带动产业链转型,像是改用『预铸工法』,可减少人力,安全及品质也能相对提高。」「台湾是科技岛,有很多以研发闻名的企业,相信在政府协助下,跨产业合作能让台湾建筑业有更好发展。」

大陆工程英国籍执行长Simon Buttery认为,引进短期外籍劳工只能解燃眉之急,政府应偕同学者业者制定长期策略,为产业链转型。(图/王永泰摄)

不过,大陆工程总经理陈学圣却常与Simon Buttery争论预铸与模组化在台湾的适用性,「台湾20年前就有预铸工法,但没人要用,因为当年传统工法的工资低,预铸工法成本高,如今工资大涨,二者成本差距缩小,但要不要改用预铸工法及模组建材,台湾营建业仍在拉锯中。」陈学圣说。

因为台湾市场不够大,陈学圣认为,必须从政府政策先着手,例如公宅,规划每栋建筑、格局都长得一样,预铸工法和模组建材才能发挥经济效益,也才有厂商愿意投资研发生产。

传统工法使用木模板,需在工地依据现场尺寸进行裁切,现在透过电脑预先计算空间大小配置适当数量尺寸的铝模板再到现场组装即可,不仅环保、减少施工天数,还能提升精准度。(图/黄耀征摄)

在政府未出手救援前,面对缺工问题,营建大厂只好各显神通。以兴富发来说,目前在局部外墙施作使用预铸工法,「下一阶段考虑梁柱钢筋也能在工厂先加工,再到现场组装、施灌混凝土,这样已经可以减少7成的钢筋工人。」

为解决模板工缺工问题,郑钦天还引进铝模板,取代常用的木模板,10月即在桃园工地进行,「以传统木模板施工,要8天才能做完1层,质地较轻盈的铝模板只要4天,还可重复使用上百次,提升精准度,一般杂工就可以做,之后台中、高雄都有施作计划。」

为减少人力、加快工期,有些建案以木质地板取代传统磁砖。(图/业者提供)

此外,郑钦天还将地砖改为木板,「原本要2、3天时间的工程,可以缩短成半小时。」兴富发近年以玻璃帷幕墙取代部分水泥外墙,也将计划尝试在工人下班后,由机器人搬料,隔天工人可以直接上工,预计2、3年后导入。

尽管业者尽力想出变通之道,但缺工仍将造成工期延长,「每一个楼层的工期,从原来的12至15天,延长到20至25天才能完成,不仅成本增加,延迟交屋也会影响入帐时间。」(待续)

更多 CTWANT 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