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净零排放跳票后的对策(陈立诚)
台湾也应对国际放弃2050净零目标的可能性先行部署,并应采行「无悔政策」,避免陷入不可收拾的情境,放弃非核家园政策,恢复使用核电就是功能卓着,最明显的无悔政策。图为核三厂。(本报资料照片)
个人有多篇文章解释,不但台湾无法在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全球都不可能达成。本文将讨论在5年后,当全球认清2030年阶段性目标必将很难看的跳票,并放弃2050年净零目标后,全球及台湾应如何调整减碳目标。
在讨论新的减碳目标时,宜先回顾人类为何订定极为激进的2050年净零时程。说白了减碳是为了抗暖,惧怕气候变迁带来的灾难是人类如此疯狂推动能源转型的根本原因。可叹一般人对气候与能源都有极大的盲点。
对气候的盲点在于分不清气象与气候。刮风下雨,干旱洪灾等人人均可感受到的每日天气变化是气象(Weather)。气候(Climate)是统计学,是气象数据的统计,气候数据是否有「趋势」,是否有「变化」,至少要看30年的统计。一般不了解统计,对统计资料也毫无兴趣,将气象误会为气候,自我惊吓。
对能源的盲点也是不了解「能源转型」时间极为漫长。误以为能源转型像换手机,每年都可汰旧换新。但人类以往的能源转型时间都以两个世代(60年)计。能源转型时程缓慢的主要原因在于能源基础建设投资极为庞大,使用及折旧年限漫长。目前全球主要能源相关基础建设如煤矿、油气井、液化天然气设备、能源进出港口、发电厂、输配电系统、炼油厂、油气管线等资产共计20兆美元,未使用至经济年限无法回本,能源不可能快速转型,能源转型时间漫长其来有自。
如果2050年净零排放无望,人类下一步要怎么办是每个人的疑问。个人没有答案,但有一些建议。
个人没有答案原因也很简单,个人不知道2100年的世界会进步到何种程度。为何提到2100年?要先给全球未来减碳的可能走向做一预测。个人认为全球在2030年前就会放弃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因为原定2030年全球碳排要较2020年减少40%的阶段性目标会很惨烈的收场,不得不放弃2050年净零排放的目标。
全球下一个净零碳排的目标会设在何年呢?个人大胆预测会设在2060年,但个人也大胆预测2040年前又会再度放弃,改为2070年。这种老戏码会每10年上演一次。人类会一路跌跌撞撞,浪费天文数字减碳但一路失败,并不肯吸取教训,这是全体人类被「激进减碳」思维绑架的悲哀。
个人建议一步到位将净零碳排放目标定在2100年,这一建议也有所本。个人只是回归巴黎协议的原始目标:控制2100年温度升不超过2度。很多人并不清楚设定2050年净零排放排放的原因是控制2100年温升为1.5度。这并非巴黎协议的原始目标,大家也不要以为2100年净零排放很简单。诺贝尔经济奖得主,气候经济学之父耶鲁大学诺尔豪斯教授就认为人类无法控制温升为2度,换句话说,即使2100年净零排放也是千难万难。
明年是2025年,离2100年仍有75年,由2025年回溯75年是1950年,二战刚结束5年。当时一般家庭的唯一「电器用品」就是电灯,现在一般家庭中的电器用品不知凡几,50年前大家听过电脑吗?有几个家庭有电话?今天资通讯科技发达程度75年前的人可以想像吗?
2100年同样距今75年,当今人类同样无法想像75年后的减碳科技。名科学家戴森曾建议以基因工程改造植物,使其进行光合作用时较目前植物吸收千倍二氧化碳,今天听来有如天方夜谭,但何人可以断言绝不可能?未来减碳科技发展绝对出乎现代人的想像。
将净零碳排时程由2050年推迟50年为2100年的结果是在2100年时的全球温升将由1.5度变成2度。老实说个人不认为增加0.5度将会为世界带来什么不可承受的灾难。曾任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及加州理工学院副校长的著名科学家库宁于《暖化尚无定论》一书有详细说明。
如果库宁等人错了,世界会「毁灭」吗?本人曾介绍的「气候工程」就是人类的「保单」。相较疯狂减碳,只要花极低的经费在大气平流层释放1%人类目前在对流层释放之二氧化硫,多反射1%的阳光,全球就会降温1度,此一现象已由火山爆发证明可行。
台湾应如何因应目前全球减碳压力?以欧盟碳关税而言,台湾应观察竞争对手如何应对,对其影响如何,并盘点国内真正受影响之厂商,予以个别协助,绝对强过无头苍蝇似的以激进手段进行全社会减碳。对RE100之要求,台电何不考虑释出水力发电之绿电给真正受影响的厂商?
台湾也应对国际放弃2050净零目标的可能性先行部署,台湾应以成本效益分析排定减碳手段顺序,并应采行「无悔政策」,避免陷入不可收拾的情境,如再生能源装置超过尖峰用电需求即为一例。反之,放弃非核家园政策,恢复使用核电就是功能卓着,最明显的无悔政策。放弃疯狂减碳政策,将部分省下之经费加强减碳科技研发亦可列为无悔政策。
目前全球推动2050年净零排放必不可行,是将对全球经济造成巨大灾难的死胡同。台湾单单因为错误推动风电产业已锁定一兆元的损失,强推不可行的净零目标而锁定的经济灾难不敢想像。
个人希望5年后,当全球放弃2050年净零目标之际,有人记得之前有人已做此预言,并认真考虑本人的建议。
(作者为台湾能源部落格版主、前吉兴工程顾问公司董事长)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