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要修宪,先学习制宪者包容尊重的风范(左正东)

立法院新会期可望在2月下旬开议,朝野续战修宪、地制法。图为去年底针对民进党团欲将《地方制度法》修正草案迳付二读,国民党立委举牌抗议。(本报资料照片)

农历年前,立法院的修宪议题攻防沸沸扬扬,但后来雷声大雨点小,只有降低投票年龄一项送出修宪委员会。过年后立法院重新开议,最快2月底修宪案将送院会表决。其实,已有宪法学者提过,降低门槛无须经由修宪,若修宪未过更有害于降低门槛。更进一步说,用一条不须要修宪的修宪案,或是复决不过的修宪案,作为行宪纪念75周年的献礼,实在有负于中华民国宪法深厚的历史和当代意义。

中华民国成立后,一直没有稳定的根本大法。国父孙中山生前疾呼召开国民会议,重新制定宪法。为实现国父遗愿,国民政府本订于民国25年11月12日召开制宪国民代表大会,为此立法院于当年5月通过宪法草案,是为「五五宪草」。但因国代选举过程不顺利,延到隔年召开,隔年抗战爆发,制宪工作只能延宕。抗战胜利后受到国共谈判影响,一是中共要求先改组政府再选举国代,后又因国府希望等候中共提交国代名单,如此再顺延三次。直到民国35年11月12日终于召开制宪国大(包含18位台湾省国代),并于12月25日三读通过中华民国宪法,36年12月25日施行,到今年12月整整75周年。

若说这部宪法是意外的产物,绝不为过。制宪国大召开前,国民政府曾邀集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代表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除商议政府组织、军队整编外,也制定宪法草案。虽然国民党偏好五五宪草,由国大掌握组织政府权力,且总统掌握大权,但中共和民主同盟偏好由人民行使组织政府权力,且对总统权力尽可能限制。为求实现团结,国民党对中共和民主同盟的要求多数接受,并委请共产党也同意的人选—民主同盟张君劢负责起草,避免落入国民党一党之私。

后来,虽因国共谈判破裂,中共和民主同盟缺席制宪国大,但张君劢退出民盟,另立民社党参加制宪国大。进入制宪国大,没有中共和民主同盟,回到五五宪草的声浪更大。由于民社党的坚持,以及当时国府主席蒋中正和立法院长孙科的鼎力支持,政协草案得以保全,与国共皆无渊源的张君劢也成为中华民国宪法之父。可以说,为团结国人以创造和平,国民党在制宪过程尽可能寻求最大共识。虽然当时未能立即实现和平,却留下一部具有内阁制架构和浓厚进步色彩的宪法,为40年后的民主化工程预备道路。

自开启民主转型以来,中华民国宪法不但继续担当民主自由的象征,更成为台海和平的守护者。首先,中华民国是台澎金马2350万人的最大公约数,无论是蔡英文的就职演说,还是国民党的两岸政策,都强调依据中华民国宪法。同时,民国36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以及民国80年颁布的宪法增修条文,既是过去政府主张「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的基础,也是1992年两岸两会谈判时我方表述内容的依据,一个中国和九二共识正是大陆多次声明两岸互动的政治基础。

更进一步说,在陈水扁和蔡英文两位总统任内,民进党政府如何处理中华民国宪法都是美国看待两岸现状的指标,而中华民国宪政体制在台澎金马开展的民主自由经验,更为国际社会所称许。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中华民国宪法具有同时满足美国、中国大陆和台湾三方的条件,是维持大三角和小三角均衡的关键。

宪法本为保障少数,而非将多数决推到极致。虚己容异以求团结革新,不但是宪法时刻应该有的态度,还能在维持制衡中创造进步的制度,这是中华民国宪法制宪者留下的美好典范。很遗憾,每次执政都要修宪的民进党至今都没学好这门功课。我们希望大陆方面正视中华民国宪法在两岸关系不可替代的地位,这是两岸从相互尊重走向携手合作的起点。但更根本之道,则是民进党放下用「去中」定义「台湾」的执着,珍惜中华民国宪法中并存的「中国性」和「台湾性」, 善加运用宪法在主权和治权之间的模糊空间,让中华民国宪法不但能维持现状,还能开创未来。

(作者为国立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