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思潮》壮大台湾的即时通讯软体,外国行,台湾没理由不行(赖祥蔚)

现代人习惯用手机联系,LINE是许多人常用的即时通讯软体。(示意图/shutterstock)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已经几乎变成每个人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管是公务来往或私下联络,都离不开即时通讯软体,甚至已经打破了传统的上下班与公私界线。

令人好奇的是:为什么台湾多数民众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体,都是外国软体?这里面难道没有不利于台湾产业发展的问题吗?甚至无限上纲一下,如果总统、院长、部长等公务人员平常使用的也都是这些外国的即时通讯软体,难道没有国安问题?

这其实不是一个新问题,回想笔者在1996年开始使用ICQ,这是以色列开发的软体,当时还没来到行动上网普及的年代,跟生活的紧密性还不高;但是到了2013年台湾开始有了本土的即时通讯软体,例如揪科(Juiker),这时即时通讯的使用已经普及化,而主流都是国外来的即时通讯软体,这个问题就开始让人深思。

10年来,似乎没有太多人关注这个议题。或许,是只有学者关注,但是真正具有影响力的决策者却不够关心,所以至今没有什么人试图解决。台湾在很多传统的通讯传播都很重视本土化,例如政府对电信与有线电视系统都严格把关,不会轻易让外资进入;然而在网路时代,即时通讯软体与网路影音平台在台湾的发展,却是如入无人之地。台湾想要壮大本土的网路影音平台,坦白讲难度比较大,但是想要壮大台湾自制的即时通讯软体,就没有这么困难。

行政院在2014年曾经禁止官员使用外国即时通讯软体讨论公事,2015年更要求各部会改用我国自己研发的揪科即时通讯软体。不过当时推行的力道有限,加上使用介面方便性以及资费等因素,落实不易,对一般民众的影响当然也不够深远。2016年政党轮替,又有若干考量,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很多网路服务都受到平台经济的影响,大者恒大,所以网路影音平台做大之后,内容也强,要推动本土影音平台来取代国际影音平台很困难;即时通讯软体这方面的限制稍微少一点,虽然大家都会选择最多亲友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体,但是只要愿意推动,要让使用者更换即时通讯软体,或者多使用一种软体比较不困难。

从国安的角度来看,美国先前严厉禁止TikTok,一方面是担心通讯内容泄密。即使主要的即时通讯软体都宣称支援端对端的加密,但业者保存的后设资料(metadata)有无通讯内容,只有业者知道。除此之外,美国也担心TikTok透过大数据可掌握政府官员的网路及实际足迹。

展望世界各国,有不少国家早就认真在做这件事,例如瑞士军方就禁止使用外国的即时通讯软体,只准许开放国产的Threema。

更积极的是韩国,韩国自行研发的即时通讯软体KakaoTalk,在韩国的渗透率早就超过9成,创办人金范洙也成为韩国首富。

提起韩国,很多人比较熟知的是韩国这几年发展本土影视产业成功,「韩流」席卷世界,不但让韩国的文化主权受到彰显,也带进来大笔收入。有人不免感叹:韩国行,台湾为什么不行?难道不只影视产业如此,即时通讯软体也一样吗?那么再看看越南。

越南公司VinaGame在2012年推出的即时通讯软体Zalo开发,逐年成长,很快在越南的渗透率就超过9成;Messenger是第二名,渗透率8成多。

韩国行、越南行,台湾绝没理由不行。台湾本土研发的即时通讯软体有好几家,包括台湾大、远传都有即时通讯软体。只要有心,产官学合作提出策略推动整合,必能壮大台湾自制的即时通讯软体。

(作者为国立台湾艺术大学广播电视学系教授、历史小说作家)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