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跑掉2名性侵犯...法务部拟扩大「电子脚镣」适用范围

法务部拟将电子脚镣适用范围扩大至酒驾、家暴、吸毒等罪名

社会中心综合报导

由于监狱拥挤问题严重,法务部传在研拟电子脚镣适用罪名扩大化,初步研议将包括酒驾、家暴、吸毒,以及无串供之虞的交保被告,整个政策预计今年底明确化。法务部次长明堂3日赴立法院备询,面对媒体问到相关问题时表示,电子脚镣的效果并非百分之百,是否扩大适用还需要评估

联合报》3日报导,法务部早有以电子监控取代部分轻罪与短期自由刑之想法,德国美国部分州也已经有这样子规定,故成立了研究小组要求在8月订出扩大适用的罪名与对象

目前我国电子脚镣只适用于性侵假释犯,从2006年至今年4月共有666人戴过,现在仍有83人配戴中。但因为新竹、台中接连发生性侵假释犯剪断电子脚镣脱逃事件,让民众对电子监控的不信任感大幅提升。

▲▼新竹、台中接连发生性侵犯剪断电子脚镣逃跑事件。

现行使用的第三代电子脚镣有GPS定位系统,可24小时记录配戴者的行踪和行动轨迹,当配戴者进入所划设的禁止区时,它会发出警报声,并回报监控电脑。而要对全国83名配戴者达成全天候监控,就必须投入多达39名的观护人

实际负责监控的观护人抱怨,电子脚镣的功能有限,它只能告诉你配戴者在那里,无法告诉你他在做什么,不应该对它有太高期待。而且配戴者会想方设法破解电子脚镣的作用,包括趁大半夜监控人员疲倦时活动、用东西遮住脚镣、跑到建筑物死角,甚至故意进入禁区测试,把警方与观护人搞得疲累不堪。

除了观护人,一名性侵男童假释的配戴者也批评,他被限制不得进入国中小500公尺内,结果坐公车经过学校附近电子脚镣就开始叫,而且他家里务农,一定要脱掉电子脚镣才能下田,但如此又会让警察、社工找上门问话,让他不胜其扰。

但法务部的研究报告仍引用欧美研究强调,电子脚镣给予配戴者心理压力,对于犯下重大犯罪的反社会人格者效果有限,但对于仍有羞耻心的被监控者则能发挥最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