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会玩:特教学校新研究 用体感游戏治疗智障

平板电脑,对着普通图片扫一扫,图片中的飞禽走兽立马“动”了起来,近在咫尺;站在指定区域,动动身体,仿佛真实地踩着自行车,驰骋丛林,跨越障碍……通过参与体感游戏虚拟世界中的逼真动态,在带给孩子们欢乐同时,正逐步改善着智能发展性障碍儿童的心理和认知能力

4月28日,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体感游戏改善智障儿童智能发展的实证研究》正式立项开题,该课题入选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这也是2015年度苏州大市范围内唯一入选的教育部重点课题。

28日上午9点刚过,仁爱学校的3D康复室里,就响起来欢声笑语。走进一看,七八位10多岁模样的孩子,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尝试体感游戏,这些孩子,有的患有中重度智力落后,有的是自闭症脑瘫患儿

虽然课前,有些孩子仍然会哭闹,但当灯光暗下,电视机屏幕亮起,孩子们一下子静了下来,并在任课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游戏中。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平面物体呈现3D立体效果,只见任课老师用平板电脑的摄像头,对着手中的图片扫了一下,随即一头鲨鱼就“游”到了背后的电视机屏幕上,并且随着摄像头的位置转移,鲨鱼游到孩子们身边,台下立即惊叫连连。

随着手中图片的更迭,图片中的飞禽走兽,都活了起来,看到镜头中,有鸟儿飞到自己肩膀上,孩子们高兴得手舞足蹈。在另一款“粉色海豚”的虚拟现实游戏中,孩子们戴上3D眼镜,置身于海洋馆,模拟驯养员训导海豚。在抬手、挥手中,肢体得到伸展。

吴晨一是3D康复室的任课老师,他告诉记者,学校现有85名特殊儿童,其中30名是自闭症儿童。2013年,仁爱学校携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将“粉色海豚”体感游戏项目引入课堂,治疗中重度智力落后、自闭症和脑瘫患儿。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达到3D仿真效果,模拟菜场、超市、动物园、海洋世界等等,让这些特殊孩子身临其境地接触现实世界,以提升他们对现实社会适应能力

3年来,学校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感游戏等多个游戏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智障儿童的动作、感知、思维、语言沟通能力。吴晨一告诉记者,该校一名11岁的女孩,原本情绪容易受环境、天气干扰,而经过1年时间的游戏训练,她爱哭爱闹的症状都消失了。2014年10月,学校老师还应邀参加了在荷兰举办的“亚欧教育论坛”,分享了仁爱学校体感游戏实践研究。

据了解,《体感游戏改善智障儿童智能发展的实证研究》首创性地将教育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体感游戏与特殊教育学科中《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儿童青少年版)》两个最具前瞻性的技术与理念跨学科融合研究,创新了智障儿童教育康复的新模式与评估新方式。

在28日的开题报告上,一批专家学者对仁爱学校的实证成果表示认同。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教授、特殊教育研究所所长盛永进表示,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对象是智障儿童以及脑瘫、自闭症等发展性障碍儿童。当今社会,残疾重叠的儿童越来越多,这部分人的康复训练非常困难。把游戏渗透进教育教学实践证明是一种最好的办法。

把体感游戏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在设计体感游戏中,又参考国际功能残疾和功能分类(ICF),把特殊儿童的感觉运动、认知发展、情绪行为、言语沟通,根据功能性表现,进行研究。他认为,仁爱学校,用体感游戏治疗中重度残疾儿童,在全国特殊教育领域,有示范和借鉴意义。

(本文来源:城市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