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转三读》 柯文哲吁注意手段:不要变成胜利者的正义

柯文哲。(图/记者陈家祥摄)

记者陈家祥/台北报导

民进党政府上台后积极推动转型正义相关法案,继2016年7月25日通过《政党及其附随组织不当取得财产处理条例》后,立法院12月5日再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对此,台北市长柯文哲6日表示,当然支持转型正义,但他也提醒,「实际执行的方法要注意,不要变成胜利者的正义,就失去意义。」

促转条例通过后,未来以「中正」为名的学校恐会面临改名,校园内蒋公铜像也需要移除,引发各界不同讨论声音。对此,柯文哲6日出席杰出市民表扬活动后受访表示,转型正义当然支持,「实际执行的方法要注意,不要变成正义者的正义。」

柯文哲表示,促转条例通过只是个开头,实际内容要怎么做还再讨论,「这还需要整个社会讨论,转型正义当然支持,但不要搞成正义者的正义,失去原来意义。」

根据这次通过的条文行政院下将设置「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由行政院长提名9人、立法院同意后任命,同一政党人数不得超过3人,目的为推动「开放政治档案」、「清除威权象征及保存不义遗址」、「平复司法不法、还原历史真相并促进社会和解」及「处理不当党产」等4大任务,2年内须就上述任务,向行政院长提出完整调查报告,未完成得延长,完成任务后解散。

条文也明定,威权统治时期是「民国34年8月15日起至81年11月6日止」之时期。政党指依人民团体设立登记,并接受政党补助的政党。称附随组织,指现在或曾经独立存在而由特定政党控制其人事财务业务经营营利或非营利性法人、团体或机构